千风吹不散梅酸,端的头陀现宰官。
太史公元牛马走,中黄伯作虎獶观。
最平下笔偏趋险,极怒逢山即转欢。
世事方圆无是处,从教八角磨为盘。
诗句原文:
千风吹不散梅酸,端的头陀现宰官。 太史公元牛马走,中黄伯作虎獶观。 最平下笔偏趋险,极怒逢山即转欢。
译文: 千风虽大,无法驱散梅花的酸涩,那是一个真正的行者变成了一个官员。太史公(司马迁)曾为牛马,中黄伯则成了虎王。在最平和的笔锋中,作者却偏要追求冒险;而在愤怒之际,他见到山峰就感到欢喜。世间万事,没有不是如此,那就让这八角磨盘继续存在吧。
注释: 千风:形容风雨强烈。头的陀是佛教语,指修行人。宰官:官员。太史公: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元牛马走:形容地位低下。元(yuǎn):古同“原”。獶(lù):古代传说中的野兽名,此处比喻权势之人。下笔:指写作。趋险:趋向于危险。极怒:极度愤怒。逢山即转欢:形容在逆境中也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世事:世间事务。方圆:圆和方,比喻事物的正反两面。无是处:没有正确之处。从教:任由。八角:八棱形,这里指砚台或磨盘。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畏艰辛地前行的精神风貌。诗中的主角是一位僧人,在风雨之中,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尽管周围环境恶劣,但他的内心却是平静的。他的这种性格与他所从事的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曾经是一名普通百姓,后来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在官场上他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他在仕途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侣的赞美之情,也展示了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