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不栖鸦,随风转鹿车。
丝云抽茧谷,针雨刺纹纱。
来去千年鹤,官私两部蛙。
看惟城郭是,愁听此嚣哗。

【注释】

冒雨行乐陵道:冒着大雨行走在乐陵的大道上。乐陵,今山东惠民县一带,为汉景帝刘启所封。

入其城:进入乐陵县城内。

萧条非昔矣:荒凉破败已不是往日的景象了。

中使:指朝廷使者。

索邮骑:索取邮传的驿马。中使索邮骑,即指朝廷派人来索取公文。

感赋:有感而作的诗。

不栖鸦:不再栖宿于旧处的乌鸦。

风转鹿车:风吹动着鹿车在道路上行进。

丝云抽茧谷:丝缕般的云气抽出像蚕茧一样的谷穗。比喻雨丝如蚕丝般细密。

针雨刺纹纱:像绣花针那样密集的雨水落在布帛上,犹如针刺。形容雨点密集。

来去千年鹤:来时像千年老鹤,去时又如千年老鹤。比喻时间之长久。

官私两部蛙:官府和民间两处的青蛙鸣叫声。

惟城郭是:只有城墙、城墙之内才是。

看惟:只见。惟,通“唯”。

此嚣哗:这喧闹的声音。嚣,喧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在风雨交加之中,冒雨来到古乐陵城,目睹了乐陵城的破败景象,感慨万千,有感而作。全诗通过描绘雨天行路、城郭、水鸟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自己对仕途坎坷、命运不济的无奈与悲愁。

首联“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开门见山,直述自己冒雨来到昔日繁华的乐陵城,只见一片荒凉破败。乐陵,汉景帝刘启封地,位于今山东省惠民县一带,曾是汉初诸侯国之一。诗人来到这里,所见所闻皆令人感慨万分。

颔联“来去千年鹤,官私两部蛙”进一步描写乐陵城的景象。作者想象,在这荒凉之地,无论是千年的老鹤还是官家的青蛙,都只能在这荒废的土地上度过漫长的岁月。这一联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乐陵城的破败之境,也寓意着诗人自己仕途的不顺与生活的艰辛。

颈联“看惟城郭是,愁听此嚣哗”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情感。他只能看到被风雨侵蚀、破败不堪的乐陵城,耳边则是喧嚣嘈杂的声音。这两句既写出了乐陵城的荒凉,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这种情感的抒发,既有对过去辉煌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

尾联“感赋”二字,将这首诗的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对乐陵城的描述,表达了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又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