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宫西畔野城湾,一拜高风一厚颜。
砥柱不随流水去,浮名真作片云还。
当时多士惊鸣凤,此日斯文仰太山。
何物斯文澌尽久,芳祠长对夕阳闲。

【注释】:

泮宫西畔野城湾: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汉魏时是洛阳的东门。高风,指刘谏议的高尚品格和清廉节操。厚颜,有自知之明,不因自己的地位高而骄傲自大,也不因为自己地位低而自卑畏缩。砥柱不随流水去:砥柱,指山名砥柱。比喻坚定的意志。浮名,指虚名。片云还,形容名声像一片浮云,随时可以散去。多士,许多有志之士。鸣凤,指贤人。斯文,此代指文人士大夫。仰太山,仰望高山,比喻景仰、尊敬。斯文澌尽久:斯文,特指文化、学术。澌,水慢慢流动。长时间地消失。芳祠,美好的祠堂。长对夕阳闲:长对,经常面对。对,这里是欣赏的意思。夕阳闲,指夕阳下悠闲自在。

【赏析】:

此诗首联二句写诗人谒见刘谏议祠时的情状:站在刘谏议祠的门前,望着那西畔郊外的野河湾,诗人一拜祭先贤,内心便涌现出崇敬之情;他想到自己的地位卑微,就不免感到羞愧难当,但想到先贤的高风亮节,又感到心安理得。颔联二句写诗人的感慨:那些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所动的人,就像砥柱一样,永远站立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不会被时代潮流带走;而那些追逐名利之徒,却像飘忽不定的片云一样,一旦失去了依附的对象,就会很快消失不见。颈联二句写诗人对贤人的怀念:那些曾经令贤人惊叹不已、引以为荣的英才,如今已经不在了;而那些曾经使文人敬仰、引以为师的学者,现在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历史陈迹了。尾联二句写诗人的感叹:这些逝去了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名人,就像那夕阳下的芳草,虽然美丽,但是已经无法再被人们所欣赏了。

整首诗通过对刘谏议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贤人崇高品质的赞美以及对文化传统的怀念。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历史久远的时代,让他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