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春云满,追陪此眺临。
关河千里色,礼乐百年心。
树指青山远,莺啼绿柳深。
谈经谁上席,有道属于今。
【注释】尊经阁:位于南京,明初建造。蔡使君:蔡羽,字次诚,号南溪,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赏析】
这首诗写和蔡羽同登高阁览胜,感叹礼乐之盛,抒发有道属于今人的豪情壮志。
首联“高阁春云满,追陪此眺临。”点出题中的“尊经阁”。“尊”是尊崇之意;“高阁”指“尊经”。春天时,春云缭绕在尊经阁下,作者与蔡羽共同观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和蔡羽同登高阁览胜的愉快心情。
颔联“关河千里色,礼乐百年心。”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画卷,关河(指黄河)千里之遥,礼乐百年之深。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和蔡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颈联“树指青山远,莺啼绿柳深。”诗人站在高阁之上,眺望远方的青山,那青翠欲滴的柳树仿佛也在向人们招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谈经谁上席,有道属于今。”指出现在座中谈经论道的人很多,而那些有道之人则属于当今。这两句诗不仅表明了作者与蔡羽同登高阁的目的,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期许和鼓励。
这首诗以高阁为背景,通过对山川、草木、鸟兽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哲理性的思想,通过赞颂古今之变、礼乐之盛,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深刻理解。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哲理之思,堪称一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