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卜此居,恍入子真谷。
一径悬飞萝,孤亭吐乔木。

【解析】

“何年卜此居”中的“卜”意为“占卜”,可译为“何时决定在这里定居”;“恍入子真谷”中的“恍惚”是形容词,可译为“好像”。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不知何时决定在此地定居,好像进入陶渊明的桃花源中。一条小路通向悬空的藤萝上,一座亭子高耸于树梢之上。

赏析:《胡谷元池亭杂咏十二首》是清代诗人胡兆铨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游元池亭时的即兴之作。诗前小序说:“元季兵火之后,园池荒废,故人重理旧业,筑屋其中。余过从其地,见其新构一轩,以四山屏之,而水光射其中,颇称佳致。”可见这首诗是游览元池亭所作。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何年卜此居”,诗人用“卜此居”表达出对居住环境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何年”一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次句“恍入子真谷”,诗人运用了“恍入”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叹。诗人用“恍入”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第三句“一径悬飞萝”,诗人以“一径”一词,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小径上的情景。同时,诗人也运用了“悬飞萝”一词,表现了小径上藤萝的生长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感。第四句“孤亭吐乔木”,诗人以“孤亭”一词,展现了亭子的孤独之美。诗人也运用了“吐”一词,表现了亭子与树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