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偶出山,一衲挂枯树。
向晚白云深,蒙茸不知处。
【注释】
杂咏五首:这里指五首诗,题作《杂咏》,可能是作者自己写的诗。五首:指前面三首的序言。
游囊(lánɡ):行囊。
杂咏:随意吟哦,即随口吟咏。
一衲(nà):《维摩诘经》中说:“维摩诘室中有大丈六床,皆以七宝编织而成。”这里的“一衲”是形容布衣的朴素。
枯树:落叶树枝。
向晚:傍晚。
蒙茸(rónɡ):覆盖、遮盖。
【赏析】
此诗为五绝中的一首。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图:清晨偶出山,一衲挂枯树;向晚白云深,蒙茸不知处。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质朴。
开头两句写诗人早晨出山时的情景。清晨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诗人踏着晨露走出家门,来到山下。他身穿一袭布衣,手执一根棍子,像一位闲适自在的隐者那样,悠然自得地漫步在山间小路上。
诗人又描写了一幕宁静而神秘的场景。当太阳西斜,阳光渐渐变得柔和,天空中洁白的云朵也变得浓密起来。此时,一片片白云就像棉花一样覆盖在山顶上,将整个山峰都遮掩了起来。而那被白云遮住的山峦,仿佛是一片蒙茸的地方,让人无法看清其真面目。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幽淡泊,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