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夜偏惊,关山月正晴。
那堪元塞影,遥共故园明。
泠浸剸犀剑,光翻翼虎营。
愁闻笳吹起,并是断肠声。

【解析】

此诗前四句描写了关山的月夜,后四句描写了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的情景。“泠浸剸犀剑”一句写兵器,“光翻翼虎营”一句写军营,“愁闻笳吹起”一句写战事。最后两句以“并是断肠声”点题,写出了边关将士思乡之情。

【答案】

译文:刁斗(一种古代军用铜壶)敲了半夜,关山月色正明。那堪元塞影映照,更添故园明月明。寒光射穿犀甲刀剑,光芒闪耀翼虎营。听到边地笳声响起,都是断肠人哭泣的声音。

赏析:

即关山月色。关山,指函谷关、玉门关一带的高山险关。月色,即月光。“刁斗”,古代军中夜间巡行用的铜壶,用以报时。这里借指夜晚。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刁斗夜偏惊”,说明诗人因夜半时分听到刁斗声而感到不安。次句“关山月正晴”,又表现了关山之夜的晴朗,为下面抒写思念故乡作了铺垫。第三四句紧承前二句,进一步写诗人在明月照耀下看到的关山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思乡之情。“元塞影”,即元代边塞的影子。这句说关山之月映照出元代边塞的影子,使诗人更加思念故乡。“遥共故园明”,诗人看到月亮高悬天空,与故乡一样明亮,不由得想起故乡的亲人。尾联“泠浸剸犀剑,光翻翼虎营”和“愁闻笳吹起,并是断肠声”,诗人由眼前的关山月色联想到自己家乡的月景,想到家人,不由发出一声叹息:“那堪元塞影,遥共故园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泠”,“清冷”的意思;“剸”,通“掠”。 “泠淅剸犀剑”,意为清冷的水气穿过犀甲,形象地表现了月色皎洁、寒光逼人。“光翻翼虎营”,意为清光映照着营垒,表现了军营的肃穆庄严。“光翻翼虎营”,也暗示戍卒们的戒备森严。“愁闻笳吹起,并是断肠声”,意为听到胡笳声起,都令人悲从中来,不禁泪下。“并是断肠声”,意为这些声音都是让人肝肠寸断的哀音。“笳吹起”,即胡笳声起。胡笳本为胡人吹奏乐器,这里用来代指边关的战事。“并是断肠声”,即所有这些声音都是使人肝肠寸断的哀音。这两句诗既写边塞的战况,又写戍卒们思念故乡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