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斑,文章一何陆离,性行何刚狷。
十步一啄,百步一饮。
朝飞不过林,夕息乃在野田稚麦间,安能逃彼苏合丸。
秦人张罗巧若素,空尔非爰爰者兔,何能超其藩。
虽有哀响,讵闻九天。
象以齿自焚,麝以香自残。
鬼神好晦,恶用太妍。
雉子何不刳尔绣裳,卸尔朱冠。
远从王子乔,栖息缑氏山,弋人长缴讵能攀。
【注释】
雉子:即雉鸡。雉子斑,指野鸡。文章一何陆离:文章多么绚丽多彩啊。一何,多么、何等。陆离,色彩斑斓。性行何刚狷:性情和行为是多么刚烈啊。狷(juàn),刚强、耿直。苏合丸:传说中一种神奇的药物,能使人昏迷不醒。
十步一啄,百步一饮:走路时啄食,奔跑时饮水。
朝飞不过林,夕息乃在野田稚麦间:早晨飞不过树林,晚上栖息在田间的嫩麦里。
安能逃彼苏合丸:怎能逃避那神奇的苏合丸呢?
秦人张罗巧若素,空尔非爰爰者兔:秦地的人织网精巧得像白纸一样,但那白白的纸却捕不到兔子。
空尔:徒然。爰爰:通“妍”,美貌。兔,指兔子。
虽有哀响,讵闻九天:虽然发出悲哀的声音,又怎么能传到天上呢?讵(jù),即使;闻,听见。
象以齿自焚,麝以香自残:大象用象牙自焚,麝鹿用香自毁。
鬼神好晦,恶用太妍:鬼神喜欢隐蔽,厌恶过分美丽的东西。
雉子何不刳尔绣裳,卸尔朱冠:野鸡为什么不把你的锦绣衣服挖开,卸下你的红帽子?刳(kū),挖开。
远从王子乔,栖息缑氏山,弋人长缴讵能攀:远远跟随王子乔,栖息在缑氏山上,那善于射箭的人用长绳子也拉不上来。
王子乔:传说为黄帝时的贤人,据说他乘云气升天成仙了。缑氏山,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境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雉扇诗》。作者借咏雉子斑之羽翼不能高飞于青云之中,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寓志。全篇构思巧妙,意境幽美,寓意深远。语言精练,富有情韵。
首联“雉子斑,文章一何陆离,性行何刚狷。”起笔点出主人公“雉子斑”的身份与性格。“雉子”是野鸡的别名,“斑”是野鸡的羽毛颜色。“文章一何陆离”表明它的羽毛五彩缤纷,光彩夺目。“性行何刚狷”则表明它的性情和行为是多么刚烈、耿直。
颔联“十步一啄,百步一饮。朝飞不过林,夕息乃在野田稚麦间,安能逃彼苏合丸。”写它每天觅食和栖息的情景。“朝飞不过林,夕息乃在野田稚麦间”两句,写它早晨飞翔时不会飞过树林,傍晚栖息时则在农田里的嫩麦之间。“安能逃彼苏合丸”两句,写它虽然能够觅食,但它终究难以逃脱苏合丸。这里的“苏合丸”指的是能让人昏迷的神药。
颈联“秦人张罗巧若素,空尔非爰爰者兔,何能超其藩。”写它被秦地的猎人所困。这两句的意思是,秦地的人编织捕鱼网非常精巧,就像白色的丝绸一样,但那只白白的网却捉不到兔子。“爰爰者兔”指的是兔子。“何能超其藩”意思是说它怎么能够逃脱秦地人的网。
尾联“虽有哀响,讵闻九天。”写它发出的哀鸣声,却没有声音传遍到九天之上。“象以齿自焚,麝以香自残。”写大象用牙齿自我焚烧,麝鹿用芳香自我残害。这是比喻自己有才华而不能为国家所用,就像这些生灵一样。
全诗通过描绘雉子斑的形象和生活习性,以及它遭遇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