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芳蕤密,愁魂乱絮飘。
影随妆镜晓,吹断塞笳宵。
攀折心先碎,缄题意共遥。
到应憔悴甚,怜是故时条。

【注释】:

  1. 折杨柳:指女子折柳送别。
  2. 芳蕤密:繁茂的花枝。
  3. 愁魂乱絮飘:形容思念之情纷乱如飞絮般飘散。
  4. 影随妆镜晓:柳影随着梳妆照镜而出现。
  5. 吹断塞笳宵:塞笳声在长夜里吹响,让人心绪难宁。
  6. 攀折心先碎:因为思念而无法自持,心先已碎。
  7. 缄题意共遥:将思念之情寄于书信,表达给远方的亲人。
  8. 到应憔悴甚:想到自己因思念而日渐消瘦,心中不禁更加怜惜。
  9. 怜是故时条:怜惜那些旧日的柳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自己的哀愁。

【赏析】:
这首小诗通过描绘一个女性对离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展现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相思主题。诗人以“折杨柳”为切入点,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巧妙地引出了离别的主题。

首句“思绪芳蕤密”,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芳蕤”(即花枝)描绘得像“思”一样密集,表达了女子内心复杂的思绪和情感。

次句“愁魂乱絮飘”,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因思念之情而变得心烦意乱,如同飞絮般在空中飘荡,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第三句“影随妆镜晓”,描述了柳树的影子随着晨光的出现而显现,寓意着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强烈。

第四句“吹断塞笳宵”,通过“吹断塞笳”这一动作,暗示了女子在夜深人静时无法入睡,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塞笳的声音在长夜里回荡,让人心绪难宁,进一步加深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五、六句“攀折心先碎,缄题意共遥”,表达了女子因为无法释怀而心生悲痛,连带着身体也开始消瘦。她将心中的思念之情寄托于书信之中,希望能够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表达自己的哀愁与不舍。

最后一句“到应憔悴甚”,则是诗人的感慨之词,表达了女子因思念而日渐消瘦,甚至感到生命都受到了威胁,更加怜惜那些曾经陪伴自己度过艰难时光的柳条(即故时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自己的悲欢离合。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和女子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相思主题,以及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诗歌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