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明月满中堂。
天外孤云白,君行何处乡。
自君之出矣,庭草日霏霏。
千里春云薄,双双鸿雁飞。
自君之出矣,竟日掩金扉。
杨柳楼头绿,知君归未归。

《自君之出矣》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自君之出矣”直接引用了乐府旧题,表达了妻子对丈夫远行的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明月满中堂。    
天外孤云白,君行何处乡。    
自君之出矣,庭草日霏霏。    
千里春云薄,双双鸿雁飞。    
自君之出矣,竟日掩金扉。    
杨柳楼头绿,知君归未归。    

我们将逐句分析这首诗的译文和注释:

首句“自君之出矣” :这句直接引用了乐府旧题中的成句,表明了一种时间概念。

次句“明月满中堂” :用月亮比喻思念之情,含蓄而婉转。月亮明亮而圆满,象征妻子心中的期待与寂寞。

三、四句“天外孤云白,君行何处乡” :描绘了天边孤独的云彩,暗示丈夫离开后,家中显得更加空旷和冷清。妻子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未知和担忧。

五、六句“庭草日霏霏” :形容庭院里草木繁茂的景象,但因思念而显得有些萧索。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

七、八句“千里春云薄,双双鸿雁飞” :春天的景色虽美,却无法驱散妻子的忧愁。鸿雁的南飞象征着丈夫的离别,而她只能默默关注着这一景象。

九、十句“竟日掩金扉” :长时间地关闭门扉,可能是为了不让外人进入,或者是为了阻隔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这个动作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深牵挂,同时也透露出她的孤独无助。

十一、十二句“杨柳楼头绿,知君归未归” :以杨柳和楼头的绿色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新生命的象征。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并不能带给妻子欢乐,因为她的心早已随丈夫而去。

结语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家孤独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它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情感真挚动人。此外,通过对月亮、云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相结合。

张九龄的《自君之出矣》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美感的五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体现了古诗中常见的主题——人世间的别离与重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而忠贞的女子形象,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