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桐乡已十秋,别来相忆思悠悠。
至今乌石冈头路,并辔多应梦里游。
【注释】
桐乡:今浙江嘉兴市。
乌石冈:在桐乡县,风景秀丽,为名胜。
并辔:并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陈宗显归乡时所作。首句写与故乡的分别已十年之久,而这次离别之后,思念之情便愈加深厚了。第二句写自己对陈宗显的深情厚意。第三、四句想象陈宗显出归后的情景。他回到故乡桐乡之后,一定会沿着那条美丽的乌石冈道去游玩。“梦里游”三字,将诗人对陈宗显的一片深情和对故里的无限眷恋,写得淋漓尽致。
一别桐乡已十秋,别来相忆思悠悠。
至今乌石冈头路,并辔多应梦里游。
【注释】
桐乡:今浙江嘉兴市。
乌石冈:在桐乡县,风景秀丽,为名胜。
并辔:并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陈宗显归乡时所作。首句写与故乡的分别已十年之久,而这次离别之后,思念之情便愈加深厚了。第二句写自己对陈宗显的深情厚意。第三、四句想象陈宗显出归后的情景。他回到故乡桐乡之后,一定会沿着那条美丽的乌石冈道去游玩。“梦里游”三字,将诗人对陈宗显的一片深情和对故里的无限眷恋,写得淋漓尽致。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闻说芳洲上,春来生意多。”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后,芳洲(可能指某个特定的美丽水域或园林)的生机勃勃。"闻说"表明这是通过他人的叙述得知的情况。"春来"意味着随着春季的来临,植物开始生长,显示出旺盛的气息。“生意多”强调了春天给这个区域带来的生命力和繁荣。 2. 译文与注释: - “听说芳洲上,春天来了,这里生机盎然。” - “芳洲”
注释: 1. 何处难忘酒,芭蕉夜雨时。 译文:在何处才能忘怀酒呢?只有在这芭蕉夜雨之时。 2. 垆烟残翠袅,漏水涩铜池。 译文:炉中的余烟缭绕,青翠的烟雾袅袅升起;水银壶里的水滴滴答答,流过铜制的小池子。 3. 窗下抛书倦,樽前得句迟。 译文:我放下书懒得去窗下,只能在樽前吟诗,却迟迟不得佳句。 4. 此时无一盏,灯影独离离。 译文:此刻没有一盏灯,只有灯影独自闪烁着。 赏析:
【注释】: 海东头:海的东面,指隐士隐居之地。海东,即海边。 公孙生好饮:公孙姓人喜欢喝酒。 子产(chǎn)多忧:郑国的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大臣。他执政时,为政勤于政事,关心人民疾苦,但因对郑国内乱不能及时制止而忧心忡忡,因此被后世称“子产多忧愁”。 扫石频题句:经常在石头上刻诗作画。 看山独倚楼:独自登上高楼远望青山。 遥知相忆处:远远地知道对方思念我的地方。相忆,相互思念。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同是侍经围,三年语笑违。 - 注释: “侍经围”可能是指古代学者在宫廷中侍奉帝王、讨论经书的场景。“三年”指的是三年的时间,期间虽然共同工作但彼此间话语较少,缺乏交流,显得有些疏远。 - 译文: 我们曾经一同在宫廷中侍奉帝王,共同研究讨论经书,但过去几年我们彼此间的话语越来越少,关系也变得疏远。 2. 病来归梦数,老去故人稀。 - 注释: “病来”意味着身体有疾病
【注释】 1. 分携:离别。2. 明画船:指夕阳映照着的船上,像绘画一样。3. 天末:天的尽头。4. 承家赖汝贤:托付给家庭,依靠你(我)的贤良。5. 阿咸传:指《汉书·终军传》中说:“陆贾曰:‘……使后世得闻先生之言者,皆以无忘天下之至心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6. 步兵诗人:指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字子建,善作诗。7. 喜有阿咸传:意思是说,能继承父亲的遗志,把诗歌传给子孙。
【解析】 题干中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背诵能力。 本诗前两句写自己与故人相隔千里,但彼此情意深长,故人在海上,而我居在幽居,花竹环绕,十分惬意。后两句写朋友来访,主人殷勤相待。客人离去,主人又因酒力不支而醉倒如泥。最后两句点明书多得连屋都装不下了,但书签上却总懒得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
注释: 何处难忘酒,故人天一隅。 昨天夜里我被噩梦吓醒,今天早晨又喜获佳音。 楚水孤烟外,吴霜落木初。 此刻无一盏美酒,怎能解我心中的愁苦?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的诗。诗人在梦中惊惧地发现,昨夜与朋友饮酒作乐,今早醒来却只收到了一封书信,心中无比惆怅。他想起了楚水和吴霜,那遥远的故乡,那孤烟冷月的景象,不禁让人心如刀绞。他多么想再与友人举杯畅饮,共话桑麻,然而此时却只能独酌无朋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五 石屋晴澜。 幽居邻石屋,碧水涨晴澜。【注释】石屋:指隐士隐居之地,这里借指作者的住所或住处。邻:临近。碧水:清澈见底的湖水。涨:水满,溢出,泛指水势盛大。晴澜:晴朗时的波浪。这句意思是说,诗人住在靠近石屋的地方,看到碧绿的清波在晴天中涌动。 净蹙縠纹细,清同练影寒。【注释】縠纹:绉褶纹样。同:相同,一样。练:白色的丝织品。这句意思是说,湖面的皱褶纹样十分清楚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二 竹坞云林 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 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 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 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胡学士山居的生活和环境。首句“修竹藏深坞”写竹林掩映在深深的谷坞之中;第二句“白云生远林”写远处的树林中飘浮着洁白的白云。第三句“雨晴添暖翠”,描述雨后晴朗时增添的绿色生机;第四句“月澹度秋阴”,描写月光淡雅,照亮了秋天的阴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以及诗人思想情感。本题中“扁舟”即小船。首联写自己乘船游览鉴湖的情景;颔联描写画中的景色;颈联描写游船在湖面上行驶的景象;尾联抒发了作者晚年依然豪放不羁的情感。 【答案】 译文:我过去听说镜湖很美,今天却要看它的画面(图)。百里晴空映衬着镜湖的美,无数峰峦秀丽地簇拥着镜湖。荷花盛开,明月高照
【注释】 熏风:温暖的春风。文斜:水波荡漾的样子。五月轻舟定到家:意思是说,在这和煦的五月里,乘坐着轻快的船儿,一定能顺利到家。 纨扇:用薄纱做成的团扇,用来扇风或扇凉的。乌纱帽:黑色官帽。行乐处:游玩的地方。逢人笑折石榴花:遇到行人就笑着把石榴花折断来玩。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景,点出时间与地点;次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还乡的喜悦之情;第三句写景
注释:陈宗显已经辞去官职回到了家乡,他的白发明被归还了,麻姑的酒也准备好了,每天都频频地倒出来。喝醉的时候,他的孩子们都跟随着他,在宽敞的道路上,有人击壤歌颂他。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陈宗显致仕还乡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诗中的“麻姑酒熟日频倾”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陈宗显在家中饮酒的欢乐场景,让人感受到他的愉悦和满足。同时,“醉时童稚相随去”一句
【注释】 两岸:指江岸两边。虫声:夜虫叫声。转多:声音更多,形容虫鸣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他乡:指异乡他方。无奈:没有办法。月明何:明月又有什么用处?一雁过:大雁飞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中以明月、河流、大雁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客居异地,孤独寂寞的情怀。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开头两句写月夜景象。首句“月夜”点明时节。次句写听到江边夜虫声多,而明月却照不亮他乡人的愁苦。三
【注释】 ①“旧说”二句:指扬州历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杜牧《题宣州开元寺塔》)。②“繁华”句:形容扬州的景色如梦一般美好。③紫云:指天上的紫气。④多情思:指杜牧对扬州的感情。⑤樽前:指宴席上。⑥消魂:极度悲伤,魂魄都要消散。⑦“可怜”句:指扬州的景色使杜牧感到伤感而落泪。⑧问紫云:指杜牧曾向人询问过紫气,以表达他对扬州的情感。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扬州时作。诗人在扬州时,正值春色盎然
【注释】 曾氏八咏:指唐代诗人曾巩所作的《八颂》。为子棨侍讲赋:是为侄子曾棨在翰林院侍讲而作的诗。竺台兰若:指的是寺院中的僧房,这里泛指寺院。 苍苔:指长满青苔的台阶。阴阴:树木茂盛的样子。宝刹:指寺庙。惠远:指晋朝僧人慧远,曾在庐山东林寺修行,后被邀请到虎溪寺讲经。 【译文】 石头城上的细路长满了青苔,古树茂盛,宝塔开光。别以为山中有和尚住的地方就没有人来访,有时人们也会去访问虎溪寺。
【注释】 曾氏八咏:指唐代文学家曾几所作的八首诗。子棨(qǐ):曾几的儿子曾棨。侍讲:为太子、亲王或学官等讲授经书,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 精舍:指书院、学馆。 菁(jīng)莪(ē):菁,通“菁”,一种草;莪,一种草名。菁莪,借指学子。雨露多:比喻教化之恩深重。 故家:旧日之家。文献:这里是指典籍和学问。金鸡声里:传说中唐明皇时,进士及第者皆于金鸡报晓之时登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