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挺霜棱,来耀法星。
洪涛允戢,瀚海底宁。
【释义】
我挺立于霜雪之巅。来照法星,洪涛收敛,海底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高峻的山峰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豪迈、雄壮的气势。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爰挺霜棱,来耀法星。
洪涛允戢,瀚海底宁。
【释义】
我挺立于霜雪之巅。来照法星,洪涛收敛,海底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高峻的山峰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豪迈、雄壮的气势。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句释义: 1. 鸿胪主人索诗因缀赠篇:鸿胪是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这里的“鸿胪主人”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者使者。索诗即请求对方赠诗。因为被索诗,所以作者便应允了这一请求,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诗。缀赠篇即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润色,使之更适合作为赠答之诗。 2. 凤阙芳年步,鸿胪旧藉传:凤凰门(凤阙)代表着尊贵和辉煌,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显赫的场合或人物。芳年指美好的年华,步则表示行走于其中
【解析】 “结客”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宴风气,即以文会友。“吉祥寺”,为唐代长安城内的著名寺院,是当时文人墨客常集之地。此诗是诗人游览吉祥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佛祖的虔诚敬仰之情。 第一句“落日帝城隈”,写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来到长安城的一角——吉祥寺前。这里用了一个“落日”的字眼,既点明了时令,又暗示了时间之长和游兴之足。 第二句“摩霄梵宇开”,描绘出了吉祥寺高耸入云、宏伟壮观的景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词原文: 早就渊明里,年年九日杯。 竹深聊自径,花发复谁台。 避世阴阳逼,怀人木叶哀。 餐英应不老,但遣白衣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九日柬张子醇》中的第一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 1. “早就渊明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渊明,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瑞雪识喜 台云书乍歇,泽雪祷还来。 萧苪薰犹焰,琼瑶花已开。 礼同郊外卜,歌待郢中催。 穑事先春望,嵩呼振地回。 释义: 瑞雪兆示着喜悦, 台云的书卷刚刚停歇, 泽边的雪祈祷又归来。 萧瑟的草木依然散发着香气, 琼瑶般的花朵已经绽放。 祭礼如同郊外求神, 歌声期待郢中的催唤。 农民们已经开始了春耕, 他们抬头仰望嵩山,感受大地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忙的景象
【注释】: 关西壮游赠张子:关西,即函谷关以西,这里指陕西地区。唐藩裔,指唐朝的皇族后代。英传汉尉流,指汉朝的尉迟敬德曾为唐朝效力。北风辞蓟晓,指的是告别蓟门(今河北蓟县)清晨的凉风。西月向关秋,指的是夕阳向西,秋天来临。浩啸提金错,指挥舞长剑高歌,意气风发。 【赏析1】: 这首诗是诗人在告别友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景色和心情。首句点明离别之地和原因,第二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为他的同年进士郏荐和送行到山东,并为刘阁老的墓营葬而写的。 第一句“新裁绿袍使,遥捧紫书行”,描述了郏荐和作为朝廷使者的新装和行动,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任务的认真态度。 第二句“北阙方同侍,东山感独征”,表达了郏荐和在朝中的地位和他将要独自前往东山的感慨。 第三句“诗书瞻孔邑,旌节启王程”,描绘了郏荐和在孔庙(孔子的庙宇)学习诗歌和书籍的场景
这首诗是怀程惟光大兴隆寺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第一句: "之子栖兰若,飘飘尘外仙。" - 子:此处可能是指作者本人或其友人。 - 栖兰若:在佛教中,“兰若”指清净的寺庙或修行之地,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遁入深山之中修行的意境。 - 飘飘:形容诗人如同神仙一般,超脱世俗,自由自在。 - 尘外仙:意味着诗人已经脱离尘世纷扰,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二句: "自应甘沈病
我曾在虞山泛舟,登临时夕阳西下。 雨雾蒙蒙迷离岸边的柳树,春风徐来隔岸的花儿随风摇曳。 无奈滞留在这座京邑之中,岁月蹉跎令人伤悲。 张骞当年扬帆远航,期待着早日重逢故人
《怀胡长沙》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长安飞雪的夜晚送别友人的情景。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长安飞雪夜,载酒送君行 诗意解读:在长安的夜晚,雪花纷飞,诗人用美酒为友人送行。 译文:长安的夜空里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在雪中举杯为您送行。 赏析:此句以“飞雪”点明时间与环境,营造了一种寒冷而清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2. 见雁愁无那
【注释】 苒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愧题王粲赋,空上庾公楼:惭愧自己只能写下王粲的赋文,而无法登上庾亮所建的高楼。 黄菊杯仍把,青天月欲留:手中拿着酒杯,看着明亮的月亮。 终夜绕长洲:整夜都围绕长洲。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张士弘家登高的感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写节序已过重阳,时近秋深,诗人因有感于时序迁变,遂作登临之游;后四句抒怀,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如古人一样,留下不朽之作
注释与赏析: 1. 辟彼巨川,用尔作楫。 解释:开辟那浩瀚的河流,用你作为船桨。 2. 亦曰砥柱,中流是揭。 解释:你就像砥柱一样稳固,在激流中支撑着船只。 译文: 赠送给你周侍御,第三首诗。 开辟那浩大的河流,用你作为船桨。 你就像是一块坚固的砥柱,在激流中支撑着船只
【注释】 帝阍:皇宫的门。 逖(tì):远。 宸听:皇帝的听闻。 封章:指上奏的章疏。 抗:直。 圣虑:圣明君主的思考。 夕移:晚上转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此诗通过“帝阍虽逖,宸听实卑。封章朝抗,圣虑夕移”这四句诗句,赞美周侍御的忠诚和勤勉精神。 首句“帝阍虽逖”,意为皇宫门虽然很远,但皇上的耳闻却十分近。作者用“虽”“实”这两个词
注释:由于军队的征役和天灾,导致农民遭受了饥荒。朝廷因此赐予租税,以救济他们。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在得知农民遭受饥荒的悲惨境遇时,对朝廷的不满与失望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军旅的征役、旱魃(古代传说中的灾害之神)的肆虐和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反映了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主张减轻百姓负担,恢复农业生产的情怀
赠周侍御 其一 东南之美,产于会稽。竹箭有筠,圭璋与齐。 译文: 会稽出产的竹子质地坚韧,就像珍贵的圭璋一样。 注释: 1. 会稽: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偏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 竹箭有筠:指竹子的质地坚硬,筠指竹皮。 3. 圭璋与齐:比喻珍贵之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会稽地区的竹子,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
诗句释义: 1. “奕奕蔡侯,秉粹履醇” - 描述蔡公的外貌和气质。“奕奕”意味着精神焕发、容光溢彩,“蔡侯”是对蔡公的一种尊称,“秉粹履醇”则描绘其性格纯洁稳重。 2. “允文允武,惟清惟寅” - 表达蔡公文武双全,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同时,他为人正直且谨慎。 3. “志举三代,用弼一人” - 蔡公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要继承并发扬古代的文明,同时辅助国家治理。 4. “鼎铉鸿烈,社稷荩臣” -
【注释】 遐:遥,远。尧墟:指尧的都城。顾瞻舜泽:指舜治理水土。迭:重复。禹之迹:禹治水的痕迹。 考:考察。俗:风俗。辨:辨别。典学:掌教育。职:职责。 【赏析】 《送宪使蔡公督晋学政十二解》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先写送别的地点、时间,再写送别的对象及自己对这次送别的感受。首两句写送别之地,“遐揽尧墟,顾瞻舜泽”,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秋天,也是秋高气爽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