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峰前西别秦,锦江持钵度馀春。
经冬不散峨嵋雪,一夕轻消面壁人。
【注释】
太华峰:太华山,在陕西。西别秦:向西告别了长安(古都西安)。余春:残春、暮春,指春天的末尾时节。峨嵋雪:峨眉山的积雪。一夕轻消面壁人:一夜之间消融,好像佛像的面部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由关中(今陕西省一带)经四川入蜀后所作。首联写诗人辞别长安西去,途经太华山脚下,与故友分手时的心情。第二联写诗人到达成都后,继续游览名胜,欣赏美景,并留宿于成都郊外的草堂。第三联以拟人手法,描绘峨眉山巅终年不化的积雪和佛家修行者面对雪山而能心平气和的情景。第四联则以想象之词,写僧人在一夜中消融了身上的积雪,犹如佛像的面容一样。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富有禅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佛教禅理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