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莲花插上清,灵光夜夜玉毫生。
重檐缀铎声和梵,不为风吹亦自鸣。
【注释】句曲:指句曲山。句曲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北,山上有崇明寺。寓眺:游览欣赏。七级:佛教称天上的七重天,这里指佛塔的第七层,也比喻高远。清:清净,洁净。灵光:佛光,佛的灵气。夜夜:天天,每夜。玉毫:佛光,佛的毫毛。铎:古代的一种乐器。和:应和,相合。梵:佛教语,指佛法。亦:还是。
【赏析】此诗为登句曲崇明寺所赋。首联写佛塔的壮丽;颔联写佛光的神奇;颈联写佛寺的幽静;尾联写诗人的赞叹。全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七级莲花插上清,灵光夜夜玉毫生。
重檐缀铎声和梵,不为风吹亦自鸣。
【注释】句曲:指句曲山。句曲在今安徽天长县西北,山上有崇明寺。寓眺:游览欣赏。七级:佛教称天上的七重天,这里指佛塔的第七层,也比喻高远。清:清净,洁净。灵光:佛光,佛的灵气。夜夜:天天,每夜。玉毫:佛光,佛的毫毛。铎:古代的一种乐器。和:应和,相合。梵:佛教语,指佛法。亦:还是。
【赏析】此诗为登句曲崇明寺所赋。首联写佛塔的壮丽;颔联写佛光的神奇;颈联写佛寺的幽静;尾联写诗人的赞叹。全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诗句释义: 1. 鸿胪主人索诗因缀赠篇:鸿胪是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这里的“鸿胪主人”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者使者。索诗即请求对方赠诗。因为被索诗,所以作者便应允了这一请求,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诗。缀赠篇即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润色,使之更适合作为赠答之诗。 2. 凤阙芳年步,鸿胪旧藉传:凤凰门(凤阙)代表着尊贵和辉煌,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显赫的场合或人物。芳年指美好的年华,步则表示行走于其中
【解析】 “结客”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宴风气,即以文会友。“吉祥寺”,为唐代长安城内的著名寺院,是当时文人墨客常集之地。此诗是诗人游览吉祥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佛祖的虔诚敬仰之情。 第一句“落日帝城隈”,写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来到长安城的一角——吉祥寺前。这里用了一个“落日”的字眼,既点明了时令,又暗示了时间之长和游兴之足。 第二句“摩霄梵宇开”,描绘出了吉祥寺高耸入云、宏伟壮观的景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词原文: 早就渊明里,年年九日杯。 竹深聊自径,花发复谁台。 避世阴阳逼,怀人木叶哀。 餐英应不老,但遣白衣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九日柬张子醇》中的第一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 1. “早就渊明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渊明,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瑞雪识喜 台云书乍歇,泽雪祷还来。 萧苪薰犹焰,琼瑶花已开。 礼同郊外卜,歌待郢中催。 穑事先春望,嵩呼振地回。 释义: 瑞雪兆示着喜悦, 台云的书卷刚刚停歇, 泽边的雪祈祷又归来。 萧瑟的草木依然散发着香气, 琼瑶般的花朵已经绽放。 祭礼如同郊外求神, 歌声期待郢中的催唤。 农民们已经开始了春耕, 他们抬头仰望嵩山,感受大地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忙的景象
【注释】: 关西壮游赠张子:关西,即函谷关以西,这里指陕西地区。唐藩裔,指唐朝的皇族后代。英传汉尉流,指汉朝的尉迟敬德曾为唐朝效力。北风辞蓟晓,指的是告别蓟门(今河北蓟县)清晨的凉风。西月向关秋,指的是夕阳向西,秋天来临。浩啸提金错,指挥舞长剑高歌,意气风发。 【赏析1】: 这首诗是诗人在告别友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景色和心情。首句点明离别之地和原因,第二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为他的同年进士郏荐和送行到山东,并为刘阁老的墓营葬而写的。 第一句“新裁绿袍使,遥捧紫书行”,描述了郏荐和作为朝廷使者的新装和行动,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任务的认真态度。 第二句“北阙方同侍,东山感独征”,表达了郏荐和在朝中的地位和他将要独自前往东山的感慨。 第三句“诗书瞻孔邑,旌节启王程”,描绘了郏荐和在孔庙(孔子的庙宇)学习诗歌和书籍的场景
这首诗是怀程惟光大兴隆寺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第一句: "之子栖兰若,飘飘尘外仙。" - 子:此处可能是指作者本人或其友人。 - 栖兰若:在佛教中,“兰若”指清净的寺庙或修行之地,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遁入深山之中修行的意境。 - 飘飘:形容诗人如同神仙一般,超脱世俗,自由自在。 - 尘外仙:意味着诗人已经脱离尘世纷扰,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二句: "自应甘沈病
我曾在虞山泛舟,登临时夕阳西下。 雨雾蒙蒙迷离岸边的柳树,春风徐来隔岸的花儿随风摇曳。 无奈滞留在这座京邑之中,岁月蹉跎令人伤悲。 张骞当年扬帆远航,期待着早日重逢故人
《怀胡长沙》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长安飞雪的夜晚送别友人的情景。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长安飞雪夜,载酒送君行 诗意解读:在长安的夜晚,雪花纷飞,诗人用美酒为友人送行。 译文:长安的夜空里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在雪中举杯为您送行。 赏析:此句以“飞雪”点明时间与环境,营造了一种寒冷而清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2. 见雁愁无那
【注释】 棘寺燕居:指退朝后在棘寺中闲居无事。棘寺,汉官署名,掌典领陵园、园牧、园牧之属,为少府下属的一个部门,掌管陵园内苑囿的事务。 依西省:依仗着皇宫西边的省署办事。依,倚赖;西省,即“西掖”,宫禁之内的省署。 间庭坐转深:在庭院中闲坐,觉得越发深沉了。间庭,庭院。 流麦雨:即春雨。流,下润。 斜日散槐阴:斜阳照射下的槐树阴影,显得更加幽暗了。 文园病:指辞赋家司马相如因才高遭忌而病重。
【注释】: 句曲崇明寺寓眺四首 其四 宝藏宏开自晋年,金河常见法轮旋。 五千贝叶灵文尽,持得残经不忍传。 赏析: “宝藏宏开自晋年”,此句是说藏经阁的藏书之富大。据《释藏目录》载,至元朝时,藏经已有78304卷。这是何等丰富的藏书啊! “五千贝叶灵文尽,持得残经不忍传”,此句是说,虽然藏书丰富,但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而能保存至今的只有寥寥无几,因此我们只能珍惜眼前的一点残存。
注释: 騕袅曾空冀北群,燕台买骏久无闻。 长鸣且就支公枥,非是听经胜策勋。 騕袅,即骏马。 曾空冀北群,指曾经在冀北一带奔驰过。 燕台买骏久无闻,指在燕地买马却一直没有得到好的评价。 长鸣且就支公枥,指让马长鸣,让它在支公的马厩中度过时光。 非是听经胜策勋,意思是说,这匹马不是因为听经文而获得好的名声,而是因为它的长鸣和在支公的马厩中度过时光而获得了荣誉。 赏析: 这首诗以骏马为主角
普照寺听天晓禅师讲解 少林飞锡渡江来,说法城南有旧台。 贝叶时时松下展,灵花夜夜雨中开。 【注释】 1. 贝叶:即贝叶经,佛教经典。 2. 飞锡:僧人行脚时所乘的锡杖。 3. 南城:指河南商丘县南城的白马寺。 白话翻译: 少林僧人飞锡渡江而来,在城南白马寺讲法。 贝叶经时常在松树下展开,灵花在夜晚雨水中绽放。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少林寺的僧人来到南城白马寺讲法的情景
诗句输出:化城东望接崙峰,九曲西流汇上容。 译文输出: 化城寺建于高山盆地之中,南对芙蓉峰,北倚白云山,东邻东崖,西接神光岭,四面环绕如同一座小城。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 注释输出: - 化城东望接崙峰:化城寺位于高山盆地中,东面是连在一起的山峰,被称为崙峰。 - 九曲西流汇上容:化城寺周围的九条河流向西流淌,最终汇入一处名为“上容”的地方。 赏析输出:
注释:义和县有三十六座禅林,处处都是香台遍布金箔。年久荒芜,没有一座寺庙了,只剩下危楼锁住秋阴。 赏析:此诗描绘了义和县的佛教寺庙群落的衰败景象。首句“义和三十六禅林,处处香台悉布金”,以数字的形式点明了义和县有三十六个禅林,每个禅林都遍布黄金,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画面。然而,第二句“岁久荒凉无半在”,则透露出这些建筑已经破败不堪,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了。最后一句“祗馀危阁锁秋阴”
【注释】 太华峰:太华山,在陕西。西别秦:向西告别了长安(古都西安)。余春:残春、暮春,指春天的末尾时节。峨嵋雪:峨眉山的积雪。一夕轻消面壁人:一夜之间消融,好像佛像的面部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由关中(今陕西省一带)经四川入蜀后所作。首联写诗人辞别长安西去,途经太华山脚下,与故友分手时的心情。第二联写诗人到达成都后,继续游览名胜,欣赏美景,并留宿于成都郊外的草堂。第三联以拟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