騕袅曾空冀北群,燕台买骏久无闻。
长鸣且就支公枥,非是听经胜策勋。
注释:
騕袅曾空冀北群,燕台买骏久无闻。
长鸣且就支公枥,非是听经胜策勋。
騕袅,即骏马。
曾空冀北群,指曾经在冀北一带奔驰过。
燕台买骏久无闻,指在燕地买马却一直没有得到好的评价。
长鸣且就支公枥,指让马长鸣,让它在支公的马厩中度过时光。
非是听经胜策勋,意思是说,这匹马不是因为听经文而获得好的名声,而是因为它的长鸣和在支公的马厩中度过时光而获得了荣誉。
赏析:
这首诗以骏马为主角,通过描绘其奔驰、长鸣等动作,展现了它的英姿飒爽、威武雄壮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马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诗的前两句“騕袅曾空冀北群,燕台买骏久无闻”,通过对马匹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面:骏马曾在冀北一带驰骋,声名远扬;但在燕地买回的骏马却一直未能得到好评。这两句话既体现了马的不凡之处,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马的期待和追求。
后两句“长鸣且就支公枥,非是听经胜策勋”,则是对骏马的进一步描绘。在这里,骏马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智慧,它不仅长鸣着迎接新主人的到来,还在支公的马厩中度过了一段时光。然而,这些并不能让它因为听经文而获得好的名声,真正让它获得荣誉的是它那矫健的身姿和不屈的精神。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骏马的描绘,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由、勇气和力量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英雄和勇士的推崇和崇拜,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