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金经秘五千,瑶函一谢棣华传。
言从关令初成帙,道自河公久弃筌。
诵后香烟移座右,望中灵气霭檐前。
亦知无欲能观妙,舌强何曾解悟玄。
【诗句释义】
从子:儿子。约弟:侄子。河上公:指道教的河上丈人,相传他得道成仙,住在黄河之滨。
柱下金经:指汉代张良的《太公金匮》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
瑶函:精美的玉匣子。
关令:指汉末张衡,曾任蜀郡太守和南阳太守等职,后隐居于南阳城西的张仲景祠,世称“关令”。
初成帙:指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
河公:指晋代的许逊,字敬安,庐江人,因在江西庐山得道成仙,世称“许真君”。
久弃筌(quán):很久不再使用渔猎工具。
诵后:诵完书后。香烟:指书中的玄妙之意。
望中灵气:意指书中的灵验之气弥漫于四周。
舌强:指读书时口齿不清或不能理解书中玄奥之意。
无欲:指心无杂念。
观妙:观察事物的本质与微妙之处。
解悟:理解领悟。
【译文】
儿子从我那里借来《道德经》,披读其中的内容。
汉末的张衡,曾著有《太公金匮》一书,这是道家经典之一。
精美玉匣里的瑶函,我曾谢绝了棣华(指《太公金匮》)的传承。
我从张仲景那里学到了《伤寒杂病论》的学问,这道术源于河神许逊。
诵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书中的玄妙之意萦绕在座右(即座位的右边),
书中灵验之气弥漫于四周,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存在。
我深知,只要心无杂念,就能观察事物的本质与微妙之处。
虽然我努力理解书中玄奥之意,但仍然不能真正领悟其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自勉诗。作者借诵读道家经典《道德经》而自勉,表明自己要像道家一样清静无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领悟尚浅,仍需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