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济由三事,家传自一经。
帝京初受馆,客舍尚趋庭。
槐昼春飞雨,花天夜聚星。
能令同学羡,太宰旧仪型。
解析与注释
第1-3句:朱生将子游太学
诗句:朱生将子游太学。
翻译:朱生即将儿子送入太学学习。
“朱生”指的是朱家(家族或门第),“子游”通常指代年轻的学者,即学生。“游学”是指外出求学,游历各地。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高等学府,这里特指太学教育。
第4句:世济由三事,家传自一经。
诗句:世济由三事,家传自一经。
翻译:世代相传有三条原则,家业传承来自一部经典。“世济”指的是世代相传的技艺或者学问。“三事”可能是指某种重要的家族传统、技能或知识体系。
“一经”指的是一种经典的学问或学科。
第5-6句:帝京初受馆,客舍尚趋庭。
诗句:帝京初受馆,客舍尚趋庭。
翻译:在京城初次接受教育时,还常到父亲书房学习。“帝京”是指首都或京城,这里可能是指朱生所在的位置。“初受馆”意指初次进入学校或教育机构。
“客舍”指的是旅馆或临时住所。“趋庭”是指向父亲的书房学习,表示尊重和学习的态度。
第7-8句:槐昼春飞雨,花天夜聚星。
诗句:槐昼春飞雨,花天夜聚星。
翻译:春日午后槐树枝头飞洒着细雨,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花天绽放。“槐昼”指春日的午后,“昼”是白天的意思。“春飞雨”形容春雨细腻而轻柔。“花天”指夜晚的天空,“天”是天空的意思。“夜聚星”描绘了繁星点点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感觉。
第9句:能令同学羡,太宰旧仪型。
诗句:能令同学羡,太宰旧仪型。
翻译:他的成就让同窗羡慕不已,太宰公昔日的风范成为典范。“同学”指的是同窗或同辈人。“能令同学羡”表示他的成就足以让人敬佩。
“太宰”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显赫人物,如宰相、尚书等高位官员。“旧仪型”意味着他的举止风范已经成为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年轻人通过刻苦学习,取得卓越成就的故事。首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朱家之子,即将赴太学深造。接着描述他在京城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对父亲书房的敬畏之情。第三句提到了他家族世代相传的三件事和家传的经典学问。第四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术背景和对知识的尊重。第五句描绘了他在北京求学时的情景,以及他在父亲书房中的学习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他的成就让他的同窗羡慕,而他的行为和风范成为后人学习和效仿的楷模。整首诗展现了一个年轻人通过努力和学习取得成功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家庭传承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