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春悬榻,僧斋夜落帷。
暂来休汝日,一为访君时。
望里分乡树,愁中惜鬓丝。
不知何戒律,可以断归思。
诗句:官舍春悬榻,僧斋夜落帷。
译文:在官舍中,春天的窗帘悬挂在空中,而僧房的晚上,帷幔落下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皇甫汸在官场和寺院之间的生活对比,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句“官舍春悬榻”,描绘出官舍中春天的景象,暗示了诗人身在官场的孤独与寂寞。第二句“僧斋夜落帷”则转换到僧房,夜晚的帷幕落下,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生活的不同阶段,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暂来休汝日,一为访君时”表达了诗人暂时离开官场,寻找心灵的慰藉。这种转变可能源于官场的压力或厌倦,也可能是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望里分乡树,愁中惜鬓丝”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乡愁。望着远方的树木,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而愁绪之中,更是珍惜那渐白的头发。
结尾处的“不知何戒律,可以断归思”,反映了诗人对于宗教或哲学的寻求,以期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这种寻求不仅是对外在规则的探索,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洞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