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同过隙,何悟早藏舟。
丧事门人给,遗文使者求。
山川俱感涕,花月总关愁。
尚说乌衣胜,伤心不忍游。
“生年同过隙,何悟早藏舟。丧事门人给,遗文使者求。”
皇甫汸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与兄长子安共同度过的短暂人生以及因兄长早逝而引发的悲痛,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关键词“过隙”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藏舟”则隐喻了对兄长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无力感。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生年同过隙,何悟早藏舟。
丧事门人给,遗文使者求。
山川俱感涕,花月总关愁。
尚说乌衣胜,伤心不忍游。
“生年同过隙,何悟早藏舟。丧事门人给,遗文使者求。”
皇甫汸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与兄长子安共同度过的短暂人生以及因兄长早逝而引发的悲痛,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关键词“过隙”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而“藏舟”则隐喻了对兄长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无力感。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鸿胪主人索诗因缀赠篇:鸿胪是古代官名,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这里的“鸿胪主人”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者使者。索诗即请求对方赠诗。因为被索诗,所以作者便应允了这一请求,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诗。缀赠篇即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加润色,使之更适合作为赠答之诗。 2. 凤阙芳年步,鸿胪旧藉传:凤凰门(凤阙)代表着尊贵和辉煌,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显赫的场合或人物。芳年指美好的年华,步则表示行走于其中
【解析】 “结客”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游宴风气,即以文会友。“吉祥寺”,为唐代长安城内的著名寺院,是当时文人墨客常集之地。此诗是诗人游览吉祥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佛祖的虔诚敬仰之情。 第一句“落日帝城隈”,写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来到长安城的一角——吉祥寺前。这里用了一个“落日”的字眼,既点明了时令,又暗示了时间之长和游兴之足。 第二句“摩霄梵宇开”,描绘出了吉祥寺高耸入云、宏伟壮观的景象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词原文: 早就渊明里,年年九日杯。 竹深聊自径,花发复谁台。 避世阴阳逼,怀人木叶哀。 餐英应不老,但遣白衣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九日柬张子醇》中的第一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他对陶渊明的向往之情。 1. “早就渊明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渊明,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瑞雪识喜 台云书乍歇,泽雪祷还来。 萧苪薰犹焰,琼瑶花已开。 礼同郊外卜,歌待郢中催。 穑事先春望,嵩呼振地回。 释义: 瑞雪兆示着喜悦, 台云的书卷刚刚停歇, 泽边的雪祈祷又归来。 萧瑟的草木依然散发着香气, 琼瑶般的花朵已经绽放。 祭礼如同郊外求神, 歌声期待郢中的催唤。 农民们已经开始了春耕, 他们抬头仰望嵩山,感受大地的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农忙的景象
【注释】: 关西壮游赠张子:关西,即函谷关以西,这里指陕西地区。唐藩裔,指唐朝的皇族后代。英传汉尉流,指汉朝的尉迟敬德曾为唐朝效力。北风辞蓟晓,指的是告别蓟门(今河北蓟县)清晨的凉风。西月向关秋,指的是夕阳向西,秋天来临。浩啸提金错,指挥舞长剑高歌,意气风发。 【赏析1】: 这首诗是诗人在告别友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景色和心情。首句点明离别之地和原因,第二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首诗是杜甫为他的同年进士郏荐和送行到山东,并为刘阁老的墓营葬而写的。 第一句“新裁绿袍使,遥捧紫书行”,描述了郏荐和作为朝廷使者的新装和行动,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及对任务的认真态度。 第二句“北阙方同侍,东山感独征”,表达了郏荐和在朝中的地位和他将要独自前往东山的感慨。 第三句“诗书瞻孔邑,旌节启王程”,描绘了郏荐和在孔庙(孔子的庙宇)学习诗歌和书籍的场景
这首诗是怀程惟光大兴隆寺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析和注释: 第一句: "之子栖兰若,飘飘尘外仙。" - 子:此处可能是指作者本人或其友人。 - 栖兰若:在佛教中,“兰若”指清净的寺庙或修行之地,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遁入深山之中修行的意境。 - 飘飘:形容诗人如同神仙一般,超脱世俗,自由自在。 - 尘外仙:意味着诗人已经脱离尘世纷扰,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二句: "自应甘沈病
我曾在虞山泛舟,登临时夕阳西下。 雨雾蒙蒙迷离岸边的柳树,春风徐来隔岸的花儿随风摇曳。 无奈滞留在这座京邑之中,岁月蹉跎令人伤悲。 张骞当年扬帆远航,期待着早日重逢故人
《怀胡长沙》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长安飞雪的夜晚送别友人的情景。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长安飞雪夜,载酒送君行 诗意解读:在长安的夜晚,雪花纷飞,诗人用美酒为友人送行。 译文:长安的夜空里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我在雪中举杯为您送行。 赏析:此句以“飞雪”点明时间与环境,营造了一种寒冷而清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2. 见雁愁无那
【注释】 苒苒:形容时间过得快。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愧题王粲赋,空上庾公楼:惭愧自己只能写下王粲的赋文,而无法登上庾亮所建的高楼。 黄菊杯仍把,青天月欲留:手中拿着酒杯,看着明亮的月亮。 终夜绕长洲:整夜都围绕长洲。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友人张士弘家登高的感怀之作。前四句写景,写节序已过重阳,时近秋深,诗人因有感于时序迁变,遂作登临之游;后四句抒怀,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如古人一样,留下不朽之作
诗句原文: 兹山灵气在,复以至人传。石壁晴飞雨,松门昼锁烟。万形疑海市,一线引壶天。为问苍苔迹,青骡去几年。 译文: 这座山充满了灵气,仙人再次将它传承下来。晴天的时候,石头上仿佛有雨滴飞落;白天,门前的松树也笼罩在烟雾之中。我怀疑这里像海市蜃楼一样虚幻,但有一条线似乎引领着通往天际的尽头。不知道这些青苔的痕迹已经有多久了,那些骑着青骡的人又去了多久了呢?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张公洞的奇异景象:有道士在这里炼丹,花丘上的人世与仙境迥异;有高悬的危梁和用石头砌成的桥梁,有像秦始皇一样驱使的叠石,还有在云雾中披雾看衣裳被水打湿,攀着险峻的岩壁依靠手杖前进的情景。这四句描绘了张公洞的壮丽景象,渲染出了神秘莫测的气氛。后四句写归途,不知斜日已将落山,于是点燃烛光为同伴送行。全诗通过对张公洞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注释】 玉泉亭:位于山西永济县,有“天下第一水”之誉。亭为宋代李德裕所建。亭中有石刻诗:“怪石随崖豁,灵泉出涧幽。灌园双瓮在,挂壁一瓢留。气积金扉影,凉生玉树秋。尘缨犹未谢,延伫愧清流。”。 【赏析】 此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作者任河东路转运使时路过永济,游览玉泉亭并题咏之作。首联写玉泉亭的景致,颔联写玉泉亭的来历,颈联写玉泉亭的景色,尾联抒发诗人的情感。全诗以议论为主,兼有叙事
解析: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对失去的亲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通过四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之情。 1. “同枝怜四鸟”:这一句表达了一种比喻,意味着所有的鸟儿都在同一个树枝上,但只有四个能飞。这里暗示了所有可能的死亡,只有四个是真正的死亡。 2. “析羽在兹辰”:析羽指的是分开或分离的羽毛,在这里象征着生命的结束。这句话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3. “埋玉开前兆”
注释: 昔侍尚书省,同趋建礼门。:昔日在尚书省任职,一同前往建礼门。 一朝随往化,何日更飞翻。:突然之间随从他而去,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飞回来。 泪尽堪流血,情来讵返魂。:泪水已干就像要流血一样,思念之情涌上心头简直想返回人世。 君苗徒毁笔,那复睹平原。:你的子孙只是徒然毁坏笔砚,哪还能再见到你那广阔的草原。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和悲痛
【注释】: 拙宦:地位卑微,处境不佳。 牵累:连累,拖累。 沉忧:深深的忧虑。 攀荆:指攀折树枝。这里比喻攀折仕途。 敝宅:简陋的住宅,谦称自己的家,也借指自己的住处。 让果:让出水果。 荐灵:供奉神灵。 物化:万物的死亡或变迁,泛指一切自然现象。 成千古:成为永恒的历史。 人亡:人的死亡。 隔九渊:与“人世”相对,这里指死后的世界。 平生:一生,整个生活。 佩刀:佩带的武器,这里指佩剑。 感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