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衲居无定,双林一岭分。
磬声和断续,香霭逗氤氲。
石径连疏竹,溪流隔片云。
丹书征出处,已是不逢君。

【诗句释义】

绽:露出,显露。衲头庵:即衲头寺,位于浙江天台山中。法秀禅师:唐代僧人,俗姓何,号法秀禅师。他住持衲头寺时,以禅定闻名于世。

无定:指禅宗所提倡的“不立文字”。

双林:指双林寺和双岩寺。一岭:指天台山中由北至南的一条长岭。

磬声:寺院中敲钟的声音。断续:断断续续。

香霭:佛寺中香烟缭绕的景象。

氤氲:弥漫、缭绕的意思。

石径:石铺成的小路。疏竹:稀疏的竹子。

片云:大片的云彩。

丹书:指僧衣。征:求取。出处:去处,归宿。已是:已经。不逢君:已不再遇见您。

【译文】

我住进了衲头寺,但内心依然无法平静,因为思念着法秀禅师。他的住所似乎随时都在变化,如同那双林寺与双岩寺之间的分界线。每当寺庙敲响钟声,那清脆悠扬的音韵便在山谷中回荡,让人心旷神怡。而那缭绕的香烟,则仿佛是山间的一片云雾,给人以神秘之感。沿着石径行走,两旁稀疏的竹子随风摇曳,溪流从远处传来潺潺水声,仿佛隔了一片云彩一样。僧人们手持丹书,四处寻找着他们的去向,而我也只能在这里,默默思念着他们,期待有一天能够再次遇见他们。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隐居深山,怀念法秀禅师的心情。首联“绽衲居无定,双林一岭分。”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颔联“磬声和断续,香霭逗氤氲。”描绘了寺庙中的钟声和香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敬仰。颈联“石径连疏竹,溪流隔片云。”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石径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尾联“丹书征出处,已是不逢君。”描绘了僧人手持丹书寻找去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以人物为载体,通过描绘景色、声音等细节,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