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元蓬蔂,天涯自往回。
秋风随去棹,夜色共登台。
石面潮初落,江头月正来。
最高思欲卧,清磬一声催。

夜泊慈姥矶,登绝顶坐月。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慈姥矶的情景,并在绝顶之上静坐赏月。

踪迹元蓬蔂,天涯自往回。

“踪迹”指足迹或行踪,这里指诗人在慈姥矶的行踪。元蓬蔂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或仙人,诗人以之形容自己在慈姥矶的游历和经历。
“天涯”指遥远的天地间,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身处的环境或心境。他在这里自顾自地说着,仿佛是与天地间的其他事物对话或交流。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秋风随去棹,夜色共登台。

“秋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诗人乘船前行,感受到秋风拂面,这是对自然景观的真实描绘。
“夜色”则是指夜晚的景色,通常与宁静、祥和相联系。诗人登上高处的石阶,欣赏着夜色中的美景,这里的“共同”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句诗通过对秋风和夜色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为接下来的诗句奠定了情感基调。

石面潮初落,江头月正来。

“石面”指岸边的石头表面,这里可能是指慈姥矶的山石。诗人坐在石头上,观察着潮水的涨落。随着潮水逐渐退去,露出的石面显得清晰可见。
“江头”则是指江边的水边,可能是诗人所站的地方。月光从江面上升起,照亮了江头的景色。这里的“正好”表达了月光的到来时机恰到好处。
这句诗通过观察潮水和月光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感悟能力。

最高思欲卧,清磬一声催。

“最高”可能是指慈姥矶的最高点,也可能是诗人所处的高度。诗人在这里想要躺下休息,享受片刻的宁静。然而,当他即将入睡时,突然传来一阵清脆悠扬的磬声。这声音如同一股清风吹过,将诗人从梦中唤醒。
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这里的“一声催”既表达了磬声的美妙,也暗示了诗人被这声音惊醒后的惊讶和不舍。
这句诗通过磬声这一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艺术韵味。

赏析:
这首诗以夜泊慈姥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灵体验和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真实记录,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诗人通过观察秋夜中的潮汐和月光的变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美丽;通过思考自己的行踪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和美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