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搆草堂向蒲弄,蒲弄山高矗天起,倒影平湖三十里。
渡头平击问奇船,门巷纷纷响珠履。
一从观化去不来,旧基零落荒苍苔。
高林日暮鸟相语,废圃春深花自开。
花开花落几今古,风教何曾委尘土。
绵绵书泽犹在人,满邑弦歌比邹鲁。
我来曾过山之陬,夕阳驻马空回头。
九原之魂不可作,临风一笑云悠悠。
蒲弄草堂
别构草堂向蒲弄,蒲弄山高矗天起,倒影平湖三十里。
渡头平击问奇船,门巷纷纷响珠履。
一从观化去不来,旧基零落荒苍苔。
高林日暮鸟相语,废圃春深花自开。
花开花落几今古,风教何曾委尘土。
绵绵书泽犹在人,满邑弦歌比邹鲁。
我来曾过山之陬,夕阳驻马空回头。
九原之魂不可作,临风一笑云悠悠。
注释:
- 蒲弄草堂: 指的是位于蒲弄的草堂,一个别致而古老的地方。
- 别构草堂向蒲弄: 在这里“别构”意味着另外建造,”草堂”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常用于读书或居住。这里指的是在蒲弄这个地方另建了一个草堂。
- 蒲弄山高矗天起: 描述蒲弄山上的山峰高耸入云,直插天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的雄伟。
- 倒影平湖三十里: 山体倒影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湖水平静,倒影清晰可辨,仿佛延伸至三十里之外。
- 渡头平击问奇船: 描述了在渡口,人们用平底的船只询问过往的奇特船只的情景。这里的“奇船”可能是指外形独特或者功能特殊的船只。
- 门巷纷纷响珠履: 描述了门前小巷中,各种穿着华贵鞋子的人纷纷走过,声音响亮。这里可能是对当时社会阶层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 一从观化去不来: “一从”指过去,“观化”即观察教化、修行等,“去不来”表示过去的人不再回来,可能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感慨。
- 旧基零落荒苍苔: 形容过去的建筑基址已经废弃,周围长满了苍苔,给人一种岁月沧桑的感觉。
- 高林日暮鸟相语: 描述了高耸入云的树林中鸟儿相互交谈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废圃春深花自开: 废弃的园地里,春天到来时,花儿自行开放,表达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风教何曾委尘土: 这里用“风教”指自然的力量或影响,表示自然的教育从未被尘土所污染或改变。
- 绵绵书泽犹在人: 描述了书籍的知识和智慧依然存在于人间,即使时代变迁,知识的价值仍然被尊重和传承。
- 满邑弦歌比邹鲁: 整个县城都洋溢着音乐和歌声,与历史上邹鲁(古代中国的一个文化中心)的繁华景象相提并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我来曾过山之陬: 我曾经到过这座山的角落,这里可能是对某个特定地点的记忆或经历。
- 九原之魂不可作: 九原是古代对死后安葬之地的称呼,这里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哀思,认为灵魂不能作为实物存在。
- 临风一笑云悠悠: 面对风,轻轻地笑,云彩悠悠飘过,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洒脱自如的态度。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蒲弄草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如“蒲弄山高矗天起”,“高林日暮鸟相语”,以及“废圃春深花自开”,无不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机。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例如,诗中的“旧基零落荒苍苔”和“风教何曾委尘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珍惜以及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视。此外,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如“一从观化去不来”、“九原之魂不可作”,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总之,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见解,以及其深厚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