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绂归来掩故庐,避嚣又卜水云居。
石坛致爽稐清梵,高塔凌空逼太虚。
迹隐不嫌人境接,心闲自觉世情疏。
相过尽日同欢笑,何事逃名学溺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海天吟阁二首 其二》,其中“投绂”、“致爽”等关键词需要加以解释。

“投绂”指的是辞去官职,表示回归田园生活。“绂”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印章,这里用来代指官职。而“致爽”则意味着达到心灵的清凉和宁静。整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在卸去官职回到故乡后,选择了一处水边的住所来隐居生活,以追求心灵的清凉和宁静。

“石坛致爽稐清梵”,这里的“石坛”指的是一种石制的祭坛,常用于进行宗教仪式或祈祷。“致爽”与前文的“致爽稐清梵”意思相近,也是形容心灵得到净化和宁静。“稐”是一种草药,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山林中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整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之间,通过参禅打坐、修行静坐的方式,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清凉。

“高塔凌空逼太虚”,这里的“高塔”指的是高大的塔楼,可能是指诗人家乡附近的一座古塔。“凌空”形容这座塔楼非常高,直插云霄。“太虚”指的是虚空之中,象征着无限的宇宙空间。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迹隐不嫌人境接,心闲自觉世情疏”,这里的“迹隐”指的是隐藏踪迹,不再与世俗之人往来。“不嫌”表示不嫌弃,不受外界干扰。“人境接”指的是与人交往密切,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心闲”则是心态悠闲自在,不受世俗烦扰。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内心的宁静和超然物外的态度。

“相过尽日同欢笑,何事逃名学溺沮”,这里的“相过”指的是相互拜访或相聚。“尽日”表示一整天的时间。“同欢笑”表示大家一起欢声笑语。“何事”则是疑问词,表示原因何在。“学溺沮”可能是指学习或修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欢乐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隐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和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这首诗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情怀,值得我们深入赏析和体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