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榼多君到上方,临崖畅酌险无妨。
院留魏野曾调鹤,园列黄生未叱羊。
老树挟风声猎猎,暮烟接海气茫茫。
放歌不觉归来晚,可似当年点也狂。
【解析】
此诗是一首纪游诗。全诗以叙事为主,通过诗人与友人在圆通寺的游览,表现了他们畅快的友情。
前两句“挈榼多君到上方,临崖畅酌险无妨”。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人数及活动内容。
后两句“院留魏野曾调鹤,园列黄生未叱羊”,则点出了这次游赏的特点。魏野是宋代著名的隐士,善吹箫,人称“萧郎”。他常将所吹之箫放在院内,每当有人来时,他便引吭高歌,那箫声如鹤唳般清扬婉转。黄生则是作者的好友,他喜欢骑马打猎,经常骑着马在山间奔驰,有时还带着弓箭去追逐猎物。这两句诗用魏野和黄生来衬托出自己和朋友畅饮作乐的情景。
中间四句写傍晚归来时的感受。
“老树挟风声猎猎,暮烟接海气茫茫。”写归途所见,描绘了一幅苍茫而壮阔的景象:晚风吹动树木发出的沙沙声响,仿佛在猎猎作响;天边的暮烟与大海相接,茫茫一片,给人一种空旷、渺远的感觉。
最后两句“放歌不觉归来晚,可似当年点也狂。”抒发了诗人对此次出游的感慨。
【答案】
携着酒榼(ke)去拜访友人,一同来到上方(地名)饮酒。我倚着崖边畅饮豪歌,一点也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
在院里留下魏野曾经吹过的箫,他在院里留下的那只鹤也似乎懂得我们的心情,不叫不闹,任凭我们尽情欢乐。
我们在园林中排列成队,像羊群似的排成行,让黄生挥舞着他的箭,射向那些顽皮的羊儿。
傍晚时分,我乘着船归家,只见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照得天边一片金红。
我心中不禁想起了当年与朋友们欢聚畅饮的情景,那种豪情壮志依然没有减退,只是现在已年迈体衰,不能像以前那样放纵狂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