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江巾幅拜狐南,掩映神光此尽涵。
寿种素风传老大,法筵黄醥酌芳甘。
下来海屋筹应满,历到乾坤玉已三。
欲向周家看淳质,青城路断几容参。

【注释】

倚江巾幅拜狐南:指诗人在倚江的江边,用一幅巾幅向南方的狐狸行礼拜见。

掩映神光此尽涵:掩映着的神光,在这里已经全部包含。

寿种素风传老大:长寿的种子,素朴的风俗一直流传到老。

法筵黄醥酌芳甘:在法事的祭坛上,斟满黄色的美酒,品味它的甘甜。

下来海屋筹应满:将来海屋的寿算,应当足够。

历到乾坤玉已三:经过天地间的时间,应当有三位帝王(皇帝)。

欲向周家看淳质:想要向周朝学习,看看他们是否也有淳朴的品质。

青城路断几容参:我行走的道路被阻断,无法到达青城山,也就难以去参拜了。

【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在《世寿堂》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认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关注。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人生短暂、历史久远的观点。诗中的”倚江巾幅拜狐南”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的景色中,对着南方的狐狸行礼拜见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而”掩映神光此尽涵”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悟,认为自然景观中蕴含着无尽的神光。

诗中的”寿种素风传老大,法筵黄醥酌芳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他认为长寿的文化和传统的风气一直传承至今,并且品味着其中的甘甜。这种文化的力量使得人们得以延续和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神财富。

诗中的”下来海屋筹应满,历到乾坤玉已三”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展望。他认为未来的时间将会足够长,可以见证更多的帝王出现。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敬仰之情,认为历史中的帝王们都是值得尊重的。

“欲向周家看淳质”一句,则是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社会的淳朴品质应该向周朝学习,以期能够改善当下的社会状况。同时,”青城路断几容参”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无奈和无力,因为现实的限制他无法前往青城山去参拜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