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缓步访招提,径入烟萝路不迷。
山色有无云聚散,钟声远近寺东西。
红飘涧底看花落,翠滴檐头见鹤栖。
落日催归馀兴在,南廊扫壁更留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题目是《石室山》。

首联:“篮舆缓步访招提,径入烟萝路不迷。”
注释:我乘坐着篮子车慢慢地行走,寻找着招提寺。在烟萝中漫步,却并不迷路。
赏析:诗人在游览石室山时,心情愉悦,步伐轻松。他乘坐着篮子车缓缓地前进,寻找着招提寺。他沿着烟雾缭绕的山路,一路前行,却并没有迷失方向。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对石室山景色的喜爱和对探索的热情。

颔联:“山色有无云聚散,钟声远近寺东西。”
注释:山的色彩时隐时现,就像云朵聚集又消散一样。钟声从寺庙的远端传来,又仿佛来自近旁。
赏析:这一联诗通过对山与寺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诗人观察到山的颜色随着云雾的变化而变化,就像云朵聚散无定。同时,他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又似乎就在耳边响起。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画面感和想象力。

颈联:“红飘涧底看花落,翠滴檐头见鹤栖。”
注释:我在涧底看到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翠绿的树叶滴落在屋檐上,好像看到了仙鹤栖息。
赏析:这一联诗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石室山的美丽景色。诗人站在涧底,看着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他看到翠绿的树叶滴落在屋檐上,仿佛看到了仙鹤栖息。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

尾联:“落日催归馀兴在,南廊扫壁更留题。”
注释:太阳落山的时候,我的兴致还在。我继续在南边走廊的墙壁上写下诗句。
赏析: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敬畏。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的兴致依然旺盛,于是他决定继续在南边走廊的墙壁上留下自己的诗句。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