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雍容典,英贤次第收。
匡时长策建,为国寸心忧。
伯仲登台阁,晨昏侍冕旒。
正期同弼亮,何事独归休。
【注释】
①送彭春官归田:彭春官,人名。归田,指辞官。
②礼乐雍容典:礼仪和音乐都符合规矩和法度。
③英贤次第收:英贤人才依次被收用。
④匡时而长策建:匡正时政需要长远的良方。
⑤寸心忧:一腔忧虑。
⑥伯仲登台阁:兄弟相继在朝中任要职。台阁,指朝廷。
⑦晨昏侍冕旒:早晚侍奉天子。冕旒,帝王的冠冕。
⑧同弼亮:辅佐君主使国家强盛。弼,辅,辅佐;亮,明,圣明。
⑨何事独归休:有什么理由独自回家休息。
【赏析】
这首诗写彭春官辞官归田,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之意。全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
开头两句写彭春官辞官归田的原因:因为礼乐雍容典,英贤次第收,所以才能匡时长策建,为国寸心忧。这两句以赞美的语气写出了彭春官辞官的原因。礼乐雍容是治国之大纲,英贤次第是指有才德的人依次得到任用。正因为有了这些条件,才能匡正时政而有所作为。“长策建”指长期治理国家的计策,“寸心忧”则是一腔忧虑,表现了作者希望彭春官能继续为国家作贡献的心情。
第三、四句写彭春官辞官后仍能得到朝廷重用,兄弟相继在朝中任要职,朝夕侍奉天子。这两句突出表现了彭春官的才华与能力,以及他在朝廷受到的尊重。同时,这也是对他辞官归田的一种讽刺。
最后两句写彭春官辞官归田的原因:因为有伯仲登台阁,所以才能同弼亮,没有什么理由独自回家休息。这里的“同弼亮”是说彭春官与兄弟一样,能够辅佐君主使国家强盛,没有理由独自回家休息。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彭春官辞官归田的原因,也是对他辞官原因的一种讽刺。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