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书载铎出长安,还是儒林旧日官。
潞水帆开燕树远,蕲门云净楚天宽。
秋波冷浸琉璃簟,晓日光凝苜蓿盘。
讲罢杏坛无一事,凤皇山色醉中看。

【注释】

携书载铎:带着书和铃,指携带着教书的用具。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时称西京。

儒林:古代指读书人聚居的地方。旧日官:过去的官职。

潞水:即北洛水。燕树:指洛阳的名胜古迹——燕山。

蕲门:在湖北省安陆市西北。云净楚天宽;楚天:指南方的天空,这里泛指湖北一带。

琉璃簟:用琉璃装饰的席子,比喻清澈如冰的水。

苜蓿盘:指苜蓿叶做成的饭食。

杏坛:孔子讲学处,故址在山东曲阜,后多以“杏坛”为讲学的代称。

凤皇山色醉中看:形容酒醉后看到的景色如同凤凰飞舞一般美丽。

【赏析】

此诗是送别好友陈汝璋之出京赴任。首联点明友人去职离京,颔联描写其离别情景,尾联写友人离开后,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景况及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送友人远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写友人即将离开京城前往蕲州(治所在今湖北省黄冈市),所以诗人便带着书籍、鼓等教具,出京送别。“携书载铎”,既是送别之意,又是实写诗人此行的目的。“还是”二字,说明这次分别不同于以往。往日,陈汝璋曾担任过地方上的官职,而今将出任蕲州博学教授。“儒林”,是古代读书人聚居的地方,这里用来指代官场。“旧日官”,既写出了陈汝璋的宦海经历,又表明此次分别不是寻常的分别,因为友人将离开官场而进入教育界。

第二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写友人将离开京城,前往他乡任职,这更使人们感到惋惜。“潞水帆开燕树远”,写友人乘船离开京城。“潞水”,指洛阳北边的洛水,这里泛指洛阳一带水路。“燕树”,即《诗经·燕燕》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征,杨柳其绿。”这里用来借指洛阳的名胜古迹——燕山,暗示友人离开京都时的情景。

第三句“蕲门云净楚天宽”承接上句而来,写友人乘船离开京城,抵达蕲州后的景象。“蕲门”,地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北。“云净楚天宽”意思是说,友人到达蕲州后,天气晴朗,天空湛蓝,视野开阔。

第四句“秋波冷浸琉璃簟”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秋波”,即秋水,这里指清冽的秋水。“琉璃簟”,是用琉璃作成的席子,这里用来比喻清澈如冰的水。“冷浸”,即浸润。“琉璃簟”喻指清澈如冰的水,与“秋波”相映成趣,形象生动。这句写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以及目送中感受到的凄清之感。

最后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后的心情。“晓日光凝苜蓿盘”,意思是说,早晨的阳光照射在苜蓿盘中。“光凝”二字,表现了诗人送别时的喜悦心情,同时暗示友人在蕲州任职期间会有所作为。然而,“无一事”,却表明友人离开官场之后,可能无所事事,甚至沉溺于酒色之中,这不免令人担忧。

尾联“凤皇山色醉中看”的意思是说,在友人离开后,诗人看到凤皇山的美丽景色,竟然被迷醉了。“醉中看”,既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景象的欣喜若狂,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开官场的不舍之情。“凤皇山色醉中看”一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景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