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衣公子爱芳辰,出谷飞来恋紫宸。
几度唤回东阁晓,数声啼破上林春。
烟深宫树秦箫缓,风起龙楼郢调新。
别有高梧丹凤语,却嫌娇舌混韶钧。
【注释】
禁中:皇宫之中。芳辰:美好的时光,即美好的春日。出谷飞来:形容鸟儿从山谷飞出来到宫阙。紫宸:指皇宫中的正殿。东阁:指皇帝居住的东厢房,又称“东宫”。晓:清晨。数声啼破上林春:几声鸟鸣把春天唤来。上林:皇家园林。秦箫缓:指秦乐。郢调新:郢人新调。郢:指楚国的都城。高梧:指梧桐树,常用以比喻贤才。丹凤语:指凤凰之音。娇舌:娇嫩的舌头。韶钧:美妙的音乐。
【赏析】
此诗为咏物诗。诗人抓住莺儿在宫中鸣啭时的特点,着意加以描绘,并运用比兴的手法,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第一句“金衣公子爱芳辰”,是写莺儿的高贵身份与美丽姿容。金衣公子,指的是帝王或贵戚子弟,他们喜爱美好的时节和时光。莺儿作为宫廷中的一员,其美丽、优雅自然也是人所共知的。这里用“金衣”来修饰莺儿,既突出了其高贵的身份,又描绘出了莺儿的美丽。
第二句“出谷飞来恋紫宸”,则是写莺儿从山谷里飞出来,来到了皇宫深处。紫宸,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权威与尊贵。这一句通过描写莺儿从山谷飞到皇宫的过程,展现了它对皇宫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既是对其美好家园的怀念,也可能是对其所处环境的向往。
第三句“几度唤回东阁晓”,则是说诗人多次呼唤莺儿,希望它能够回到早晨时分,那时的景色应该是最美的。东阁,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之一,代表着权力的中心。这里的“晓”字,不仅描绘出了早晨的景色,还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数声啼破上林春”,则是说莺儿的啼叫声响彻整个上林园,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浓烈。上林,是皇家园林,是皇帝游乐之地。这里的“春”字,不仅代表了季节的美好,还暗示了莺儿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接下来的五、六句“烟深宫树秦箫缓,风起龙楼郢调新”,则是通过描写宫中的景象,进一步展现莺儿的美丽与优雅。这里的“烟深宫树”和“风起龙楼”都描绘出了宫中的景象,而“秦箫缓”和“郢调新”则分别暗示了音乐的悠扬和新鲜。这些描绘都是诗人对于莺儿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别有高梧丹凤语,却嫌娇舌混韶钧”,则是说莺儿在梧桐树上高声鸣叫,声音如同丹凤般婉转悦耳。这里的“高梧”,可能是指梧桐树,也可能是指莺儿所在的高官显位。而“丹凤语”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莺儿的声音之美。然而,诗人却认为这种声音过于娇媚,甚至有些刺耳,因此他感到有些不满。这里的“韶钧”一词,原本是用来形容乐器的音色优美动听的,但在这里却被诗人用来比喻莺儿的声音。这种对比,既有幽默的成分,也有对莺儿的委婉批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莺儿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情感,让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