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向晚烟漠漠,万顷平波澹寒绿。
败荷经雨翠盖倾,细荇牵风青缕弱。
碧空倒影浸琉璃,队队鲜鳞游碧落。
雪晴时逐白浪翻,月明静带浮光跃。
君不见层台嵯峨临水头,何人更复被羊裘。
又不见磻溪春深芳草多,只今渭水空东流。
感予亦有鸥鸟兴,沧浪归梦常悠悠。
何当结屋沧江上,钓竿长拂芦花秋。

【注释】

①鱼荷:即《渔歌子》的别名。②澹:淡。③队队:一群群,数不清的样子。④沧浪:指沧浪亭。⑤何当:哪能。⑥钓竿:钓鱼用的长竿。⑦芦花秋:芦花飘落的秋天。⑧感予:触动我的心弦。⑨沧浪归梦常悠悠:沧浪归梦,指梦中常到沧浪亭去游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晚烟、平波、败荷、细荇、青缕等,以及江水与天边碧空倒影,都极富诗意,而诗人则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以“沧浪归梦常悠悠”结束,言外之意,是希望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首二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江天向晚,万顷平湖,暮霭茫茫,一望无际,寒绿一片。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其中“漠漠”一词,既写出了天色苍茫,也写出了江面的辽阔浩渺,给人以朦胧之感,为下面的描写做铺垫。

第三四句写荷花和荇菜。在暮霭苍茫中,荷叶经雨之后,翠色更加浓丽;细荇牵风,随风摇曳着青青的细缕。这两句诗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和荇菜的生长状态,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绘。碧空倒映在江面上,仿佛琉璃一样晶莹剔透;鱼儿们成群结队地游动,好像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风采和魅力。这些诗句都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生动鲜明。

第五六句则是对白浪的描绘。雪晴的时候,它们随着波浪滚滚而来,翻滚翻涌,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而在月明之夜,它们又会静悄悄地漂浮在水面上,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这里的描写既富有诗意,也富有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美妙的场景之中。

最后两联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看到层层高耸的楼台屹立在水边,不禁想起了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当他想到磻溪旁春天里芳草萋萋,如今却只能看见渭水东流,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咏物起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出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情画意之美,又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