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哉庐山之奇绝兮,峥嵘逼南纪,右彭蠡而左九江。
天下之山高者何限皆处乎僻远兮,孰有江湖之相撞,排空插汉峰数个。
丹青莫能貌其妙兮,恍惚乎商山之皓,超拔乎鹿门之庞。
予尝舣舟其下兮,褰衣直欲穷空谾。
穿云拂翠寻白鹿,洞门宛转随流淙。
贯道桥边久延伫,赤脚踏遍当水矼。
山空境寂足以凝道兮,祇恐学非其要迷赘哤。
转盼巅林崖树兮,纷披拥苍翠烟云厚薄掩映排青幢。
空王古刹不知其几兮,但见山腰喷玉雷隐隐,飞下白龙双。
安得边崖置一榻,寒声洗我胸中庞。
寻常攀陟眼力破,万里湖光山色倾倒日千缸。
寒晶一奁光蘸径,千里琉璃闪烁当轩窗。
江湖交会气清绝,山骨累积孕奇缸。
挂冠何处更堪老,羡君佐郡获兹邦。
倒悬解虐不可以缓兮,知君汲汲岂暇事游乐,须令万姓心皆降。

庐山山势奇特,峰峦峥嵘耸立。右面是彭蠡湖,左临九江水。

天下名山何其多,皆在偏僻之处。谁能与庐山相撞,排空插汉峰数个?

画师丹青也难以描绘其神奇美妙,恍惚之间似商山之皓洁,超拔鹿门之雄伟。

我曾停舟于山之下,撩起衣裳便想穷尽这山间之美。

穿云拂翠去寻找白鹿,洞门宛转跟随溪流淙淙。

桥边道路漫长我久已停留,赤脚踏遍当水矼。

山空境寂足以凝聚道意,只怕学非其要陷入迷茫困扰。

回望山顶的树林崖树,纷披拥苍翠烟云厚薄掩映排青幢。

空王古刹不知有多少座,只见山腰喷出玉雷声隐隐,飞下白龙双。

若能安放一榻于山腰,那寒气洗涤胸中庞杂。

寻常攀陟眼力破,万里湖光山色倾倒日千缸。

寒晶一奁光蘸径,千里琉璃闪烁当轩窗。

江湖交会气息清绝,山骨累积孕奇美。

挂冠何处更堪老,羡慕君佐郡获此邦。

倒悬解虐不可以缓兮,知君汲汲岂暇事游乐,须令万姓心皆降。

注释:这首诗以“庐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作者的感受,展现了庐山的美丽和魅力。

诗人描绘了庐山的壮观景色:“卓哉庐山之奇绝兮,峥嵘逼南纪,右彭蠡而左九江。”这里,诗人用“卓哉”来形容庐山的壮丽和非凡,用“峥嵘逼南纪”形容它的高峻陡峭,用“右彭蠡而左九江”形容它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庐山的地理位置:“天下之山高者何限皆处乎僻远兮,孰有江湖之相撞,排空插汉峰数个。”这里,诗人用“天下之山高者何限皆处乎僻远兮”来形容庐山的高度和远离尘世的特点,用“孰有江湖之相撞”来形容它与其他名山的独特地位,用“排空插汉峰数个”来形容它的高大和壮观。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丹青莫能貌其妙兮,恍惚乎商山之皓,超拔乎鹿门之庞。”这里,诗人用“丹青莫能貌其妙兮”来形容庐山的美是无法用绘画来表达的,用“恍惚乎商山之皓”来形容它的高远和明亮,用“超拔乎鹿门之庞”来形容它的雄伟和壮丽。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喜爱之情:“予尝舣舟其下兮,褰衣直欲穷空谾。穿云拂翠寻白鹿,洞门宛转随流淙。”这里,诗人用“予尝舣舟其下兮”表达了自己曾经游览庐山的经历,用“褰衣直欲穷空谾”形容自己的迫切心情,用“穿云拂翠寻白鹿”来形容自己在庐山中的游历和探索。接着,诗人又描述了自己在庐山中的发现和感受:“洞门宛转随流淙。”这里,诗人用“洞门宛转”形容洞口的曲折和优美,用“随流淙”形容水流的潺潺之声,传达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诗人描绘了庐山的历史和文化:“贯道桥边久延伫,赤脚踏遍当水矼。”这里,诗人用“贯道桥边久延伫”描绘了自己在桥边长久驻足的情景,用“赤脚踏遍当水矼”形容自己走过了许多地方并留下了脚印。接着,诗人又描述了自己对庐山文化的了解:“山空境寂足以凝道兮,祇恐学非其要迷赘哤。”这里,诗人用“山空界寂”来形容庐山的空灵和寂静,用“疑学非其要迷赘哤”形容自己对于学道的疑惑和困惑。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期望:“转盼巅林崖树兮,纷披拥苍翠烟云厚薄掩映排青幢。”这里,诗人用“转盼巅林崖树兮”描绘了山峰的美景和自己的视线所及之处,用“纷披拥苍翠烟云厚薄掩映排青幢”形容了山林间的云雾缭绕和树木的繁茂。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期待:“空王古刹不知其几兮,但见山腰喷玉雷隐隐,飞下白龙双。”这里,诗人用“空王古刹不知其几”来形容山上的寺庙众多且难以计数,用“山腰喷玉雷隐隐”形容山腰的寺庙发出的声音如玉般清脆,用“飞下白龙双”形容寺庙中的白龙雕像生动逼真。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安得边崖置一榻,寒声洗我胸中庞。”这里,诗人用“安得边崖置一榻”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够在山水之间寻找一个安静之地的愿望,用“寒声洗我胸中庞”形容自己希望能够洗去心中的杂念和烦恼。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庐山中的生活体验:“寻常攀陟眼力破,万里湖光山色倾倒日千缸。”这里,诗人用“寻常攀陟眼力破”形容了自己在庐山中的攀登经历和观察能力被打破,用“万里湖光山色倾倒日千缸”形容了自己看到的风景美丽壮观,如同日出时的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千缸一样。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寒晶一奁光蘸径,千里琉璃闪烁当轩窗。”这里,诗人用“寒晶一奁光蘸径”来形容寒冷的空气中凝结出的霜晶覆盖在小径上的美丽景象,用“千里琉璃闪烁当轩窗”来形容窗外的美景如同琉璃一般璀璨夺目。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江湖交会气清绝,山骨累积孕奇缸。”这里,诗人用“江湖交会气清绝”形容江湖之间的交流清新而纯净,用“山骨累积孕奇缸”形容山的形态和结构独特且充满奇趣。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期待:“挂冠何处更堪老,羡君佐郡获兹邦。”这里,诗人用“挂冠何处更堪老”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生涯的厌倦和对于退休生活的期望,用“羡君佐郡获兹邦”形容自己羡慕能够治理好一个地方并获得百姓爱戴的人。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倒悬解虐不可以缓兮,知君汲汲岂暇事游乐,须令万姓心皆降。”这里,诗人用“倒悬解虐不可以缓兮”来形容解决民困的紧迫性不能等待太久,用“知君汲汲岂暇事游乐,须令万姓心皆降”形容自己知道您急于处理政务而无暇享受生活的乐趣,因此应该让百姓的心都归附于您。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庐山风光的诗作。首联描绘庐山地势险峻、景色壮美的画面,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庐山的宏伟与不凡。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环境的美丽,通过对庐山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庐山的自然风貌和独特韵味。颈联则转向对庐山人文历史的描绘,通过赞美庐山的历史文化积淀,表达了对庐山深深的敬仰之情。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特色,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