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抚树腹,围尺渐至寻。
元精贯息息,宁许斤斧侵。
天机运无停,枢纽在吾心。
人惟不加检,岂曰力不任。
少年过孟浪,没齿徒沾襟。
所以有志士,晦养惟山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十九》。下面是逐句解释:
年年抚树腹,围尺渐至寻。
- 注解:“抚”意为抚摸,“树腹”比喻树的中心部分,即树干。
-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岁月如梭,自己已经年复一年地抚触着树木的中心部位(树干),而树干的大小也从原来的一尺逐渐增长到了一寻(古代长度单位)。这种变化象征着时间的快速消逝和个人的成长与老去。
元精贯息息,宁许斤斧侵。
- 注解:“元精”指的是人的元气或精神,“息息”指细微,“斤斧”是指斧头等用来砍削的工具。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认为人的精神是不可被破坏或侵犯的。在这里,作者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不可逆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天机运无停,枢纽在吾心。
- 注解:“天机”指天地之间的玄机,“运”指运行,“枢”是关键。
- 赏析:这里的“天机运”暗指天地间的规律和自然之道。作者指出,这些规律是不可阻挡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这里的“枢纽在吾心”意味着一切的运行都在人的心中,人应该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人惟不加检,岂曰力不任。
- 注解:“惟”表只有,“检”即检查,“任”即承担责任。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弱点的认识。他认为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因为缺乏能力。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态度。
少年过孟浪,没齿徒沾襟。
- 注解:“孟浪”意为轻率、冒失,“没齿”意指一辈子,“沾襟”形容因悲伤或忧虑而泪水盈眶。
-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少时轻率行为的后悔和遗憾,认为自己年轻时没有好好地规划人生,以至于一生都为过去的行为感到悔恨。这是一种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警示。
所以有志士,晦养惟山林。
- 注解:“有志士”指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晦养”意为隐居修养,“惟”表只是、仅仅。
- 赏析:作者最后以这样的诗句来结束自己的思考,表明他对于那些有远大志向但选择隐居的人来说是敬佩的。他认为这样的人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世俗,通过隐退来实现个人的精神修养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自然的规律、人性的弱点、年轻时期的轻率和有志之士的选择等主题的探讨,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