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蒸一似洗,商令肃金方。
单衣理木棉,时易气自凉。
闭门谢尘鞅,掩卷坐虚堂。
大宾虽未接,安敢忘斋庄。
铭盘启时省,千载怀殷汤。
小学教事上,临下或未详。
颓龄百无成,岁月去何忙。
仰羡天边鸿,随阳又南翔。

【注释】

炎蒸:炎热。商令:农历五月的节气,即小暑节令。木棉:指夏布。时易:天气转凉。尘鞅:尘世的纷扰。安敢:怎么敢。铭盘:刻在铜盘上的文字。时省:时常反省自己。千载:千年。小学:古代的教育制度,指儿童教育。天边鸿:天边的大雁。

【译文】

酷热如同洗净一样,五月节令肃然清正,穿着单衣理顺夏布,时令已变凉爽可人。闭门谢绝尘世纷扰,放下书卷坐在空荡荡的殿堂,虽然有大客人来,但不敢忘记斋戒之仪。经常打开铭盘反省,千年之后怀念汤王的恩德。从小接受教育培养,对下属有时还不周全详明。年老无成百事皆废,光阴逝去何等匆忙。仰望羡慕天空飞翔的大雁,随着太阳又向南高翔。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文苑英华》引《唐才子传》云:张九龄为荆州长史,因事被贬为荆州太常博士,后又被召回朝廷任中书舍人、中书侍郎。这首诗大约作于他第二次被贬为荆州太常博士期间,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节。首联“炎蒸一似洗,商令肃金方”,是写当时气候的变化。夏日炎蒸使人感觉清凉,正是小暑节气的时候,万物都显得特别清新爽洁。颔联“单衣理木棉,时易气自凉”是说:换上了单薄的衣服,理顺了夏布,天气也变得清爽宜人了。颈联“闭门谢尘鞅,掩卷坐虚堂”是写诗人闭门谢客,潜心读书的情景:“尘鞅”,指世俗的纷扰;“虚堂”,指清幽静谧的读书场所。尾联“大宾虽未接,安敢忘斋庄”承上启下,点出诗人的志趣所在。意思是:虽然有宾客来,但不敢忘记斋戒的仪式。尾联“铭盘启时省,千载怀殷汤”是说:我常常打开铜制的铭盘,时常地反省自己。殷汤,商汤,即成汤,周朝开国功臣,相传曾以仁政闻名天下。这里用殷汤来比喻自己。

这首诗写得平淡自然,不加修饰,反映了诗人不随波逐流的正直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