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马驮山,秋气清人骨。
马驮驮不去,千古一轮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然后“再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翻译和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准确、全面地把握诗歌的大意,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马驮秋月:月亮照耀在马驮山的峰顶,山上的树木沐浴着月光,显得格外清晰。马驮:《全唐诗》中没有《马驮山》,应该是《马驮山》的误录。秋气清人骨:秋天的气息清新,使人身骨清爽;或说秋天的气息使人感到精神爽快。

译文:马驮山头,月光皎洁如洗,照在山巅上的树梢上,仿佛一片银光闪烁,十分美丽迷人。马驮山:位于江西南昌县境内。相传晋代有位将军叫王敦,他率领部队经过南昌时,因山路崎岖难行而停留下来,便在山脚下建了一座马驮寺。后经多次毁坏重修,成为有名的古刹。马驮山下的溪流从东向西流入赣江。秋意正浓,万木萧疏,山间水声潺潺,更显山之清幽。

千古一轮月:千年前那一轮明月依然挂在天上,它静静地照着这座古老的山峰,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千古以来的故事。月照山头:月光映照在马驮山头上,山上的树木沐浴着月光,显得格外清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山景。诗的前两句写月,后两句写山,以“月”“山”为中心,把诗人的感情贯注到景物中去了。“月照”二字总摄全篇。“月照山头”,写月光照耀在马驮山头上,山头上的树木沐浴月光,显得格外清晰。一个“照”字,把月色之美、景色之美,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旷神怡。“秋气清人骨”,这一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秋意正浓,万木萧疏,山间水声潺潺,更显山之清幽。

“马驮驮不去,千古一轮月。”这两句是写马驮山的景色。传说晋代有位将军叫王敦,他率领部队经过南昌时,因山路崎岖难行而停留下来,便在山脚下建了一座马驮寺。后经多次毁坏重修,成为有名的古刹。马驮山下的溪流从东向西流入赣江。这两句的意思是:马驮山头,月光映照在山头上,山上的树木沐浴着月光,显得格外清晰。千年前那一轮明月依然挂在天上,它静静地照着这座古老的山峰,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千古以来的故事。

此诗以“月”“山”为题,将诗人的感情贯注到景物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