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肉眼非衡鉴,遥枉诸侯走币书。
两浙官舟催欲发,八闽风物信何如。
曾贪白月捞潭底,更觅遗珠到海隅。
俯仰乾坤留一笑,夕阳烟树半模糊。

闽使来聘

【注释】:平生:指诗人自己。非衡鉴:不象镜子那样明察。遥枉(wǎng wú)诸候,诸侯,指远方的使者。走币书:指书信往来。两浙:指浙江一带。官舟:指从福建来的使者。八闽:指福建一带。风物:指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物特产,这里代指当地的风景。白月:指月亮,这里用来形容清澈的潭水。捞潭底:指在清澈的潭底捕鱼。遗珠:指未被发现的珍珠,这里比喻珍稀的宝物。信何如:如何?意指是否值得一看。曾贪白月捞潭底,更觅遗珠到海隅:曾经贪图过清澈的潭水里的鱼儿,更想寻觅那些珍贵的宝贝,把它们弄到海边去卖个好价钱。俯仰乾坤留一笑,夕阳烟树半模糊:我俯看大地、仰望天空,都留下一丝微笑;傍晚时分,烟雾缭绕中的树木,显得模模糊糊。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眺福建风景的愉悦心情。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对远方来客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两浙官舟催欲发”,是说从福建来的使者催促着船只准备出发。”八闽风物信何如”,是说福建的风景如何。”曾贪白月捞潭底,更觅遗珠到海隅”,是说诗人曾想趁着夜色去捞清潭里的鱼,又想去海边寻找未被人发现的珍珠。诗的后四句写诗人眺望天边的景色,以及他对这景色的感慨和遐想。”俯仰乾坤留一笑”,是说他看到这广阔的天地,感到心旷神怡,于是留下了一丝微笑。”夕阳烟树半模糊”,是说傍晚时分,太阳即将落下,整个大地都被笼罩在一片暮色之中,只有远处的树影还隐约可见,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