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烟生两岸,江潦夺浮沙。
矮屋编泥竹,虚檐覆水瓜。
波回渔艇疾,风引寨旗斜。
蚬子迎船市,村醪莫肯赊。

【注释】

  1. 三江:三江口在今江西九江市,这里代指长江、汉水、济水三河交汇处。
  2. 人烟生两岸:岸边有人居住,炊烟升起。
  3. 江潦夺浮沙:洪水冲刷着沙滩。
  4. 矮屋编泥竹:用竹子编制的矮小的屋舍。
  5. 虚檐覆水瓜:低洼的屋檐下面有水葫芦。
  6. 波回渔艇疾:波涛中渔船快速前行。
  7. 风引寨旗斜:风吹动营帐上的旗帜随风飘扬。
  8. 蚬子迎船市:市场里有蚬子(一种甲壳类动物)出售。
  9. 村醪莫肯赊:村里的酒卖不出去。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图。首句“人烟生两岸”、“江潦夺浮沙”,描绘出一幅人烟稠密,江河纵横交错,江水泛滥,淹没了沙滩的景象。次句写低矮的茅草屋和低洼的水塘,进一步衬托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第三句“矮屋编泥竹”,“编”字形象地写出了竹篱笆的特点。“虚檐”,是倾斜在水上的屋檐。“覆水瓜”,是指低洼处的房舍下有水葫芦之类的植物生长。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第四、五句“波回渔艇疾”,“风引寨旗斜”,诗人抓住渔民捕鱼归来时的情景,描绘了渔舟随浪逐流,顺风而行的场景。“蚬子”是蚬子肉,是市场上常见的商品;“村醪”,即乡村的美酒。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把“赊”(赊欠)写成“赊”(音同“洒”),表现了乡村市场的热闹和酒香四溢的景象。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精彩之笔。“蚬子迎船市,村醪莫肯赊”,诗人以简练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深情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敏锐的感悟,诗人成功地捕捉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动人的江南水乡风光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