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烈山将碎,声刚兽欲号。
獞猺疑逞雪,刘项讶争豪。
红焰摧林去,青烟逼汉高。
百虫惊蛰近,谁为激江涛。

【注释】

观烧:观赏火焰的燃烧过程。

气烈山将碎,声刚兽欲号:指火焰猛烈燃烧,山石被烧成粉末;野兽因恐惧而发出怒吼。

獞猺(lào)疑逞雪:獞、猺为古代部落名,这里指野兽,疑是误以为大雪降临,故有所惊。

刘项讶争豪:刘指的是刘邦,项羽,两者皆称王,故云“争豪”。

红焰摧林去,青烟逼汉高:红色的火焰焚烧森林,黑色的烟雾逼近汉朝皇帝。

百虫惊蛰近,谁为激江涛:各种昆虫被惊醒,春天即将到来,谁能激起江水翻腾?

【赏析】

这首诗以“观烧”为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火焰燃烧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火焰的观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命的顽强坚韧。

首句“气烈山将碎”,描绘了火焰的气势磅礴,仿佛山石都要被烧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火的力量之大。次句“声刚兽欲号”,则通过野兽的怒吼,进一步烘托出火势之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无情。

第三句“獞猺疑逞雪”,则用獞、猺等部落名来代指野兽,它们误以为大雪来临,因此有所惊扰。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也让人联想到了动物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好奇。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继续描绘了火焰燃烧的场景。“红焰摧林去,青烟逼汉高”,红色的火焰焚烧森林,黑色的烟雾逼近汉朝皇帝,生动地展现了火灾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百虫惊蛰近,谁为激江涛?”诗人想象着各种昆虫被惊醒,春天即将到来,人们会如何应对这场灾难,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伟大和自然的力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命的顽强坚韧。它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