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桨三江寨,山寒日欲晡。
江流吞岭觜,岚气障天隅。
津吏何骄蹇,商船苦索需。
贪泉吾有赋,哦咏正区区。

【注释】:

敛桨三江寨,山寒日欲晡。

敛桨:收起船桨;三江:指长江、嘉陵江和岷江等。

三江晚泊二首其一

其一

山寒日欲晡,

山寒冷,天将黑,日已近傍晚。

江流吞岭觜,岚气障天隅。

江流蜿蜒曲折,如吞向山的山尖。

岚气:雾气。障:挡住。天隅:边际。

岚气障天隅。

云雾弥漫,挡住天际的边缘。

津吏何骄蹇,商船苦索需。

津吏:渡口官吏。商船:商人的船。

何骄蹇:为何骄傲自大。商船苦索需:商人的船因要过河而请求渡口官吏提供便利。

贪泉吾有赋,哦咏正区区。

贪泉:《晋书·刘真长传》载,刘真长(刘惔)在寻阳作太守时,到一泉边饮水,水味甘美但令人心醉,于是写了《贪泉赋》,后被用作贪官的象征。这里说诗人有一首关于“贪泉”的诗,正在吟咏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公元765年至766年间在渝州(今重庆市)任上所作。《杜诗详注》引方世举云:“此作于至德初年,当在渝州。”诗题下原注为“三江”,当为“三江之暮景”。

前四句描写舟行三江晚景。诗人先写停舟之地三江码头,然后写停舟之时,天色已晚,山寒地冻,江流湍急,岚气弥漫,一片凄冷景象。接着写停舟之江流险峻,江流蜿蜒曲折,如吞向山的尖。最后写停舟之地,是江中一个小洲上,渡口官吏傲慢自大,商船苦求方便。

“嗟尔出何谋?抱诚守恬素”(《八哀诗》),这是杜甫对当时官场的深刻批判。“贪泉”是贪官的代名词,这里用它来比喻渡口官吏的行为,说明他因贪图钱财而变得贪婪自大,不顾廉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清廉节操的坚守。

“哦咏正区区”,诗人以“哦咏”二字表达了自己对“贪泉”主题的深刻认识和情感投入。在这里,“哦咏”不仅指吟咏诗篇,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方式。诗人通过吟咏“贪泉”这一主题,表达了对清廉节操的崇尚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懑。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符合杜甫一贯的诗歌风格,也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思想深度。

这首诗通过对停舟之地、停舟之时以及当地官吏和商船的描述,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清冷的三江晚景图,同时通过“贪泉”这一象征物,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清廉节操的崇尚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