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花谢见莲成,短世逢人问死生。
白发卧云真是病,青山埋骨始完名。
雨灯夜著虚堂影,秋磬寒随落木声。
欲为吾师著禅行,石章兼勒嗜茶铭。

【诗句释义】

晓长老挽词:这是一首悼念晓长老的挽诗。晓,即晓师,名不详,是唐代著名僧人。

西池花谢见莲成:西池,即昆明池,位于长安城西,是唐代帝王游宴之所,也是当时文人雅集之地。

短世逢人问死生:短世界,指短暂的一生。

白发卧云真是病:白发,表示年老体衰;卧云,形容人隐居山林;真是病,表示人生短暂,如同云烟一般飘忽不定。

青山埋骨始完名:埋骨,指人死后被埋葬;完名,表示完成一生的名声。

雨灯夜著虚堂影,秋磬寒随落木声:雨灯,指夜晚的灯光;秋磬,指秋天的佛教乐器;寒随落木声,表示秋天的萧瑟气氛。

欲为吾师著禅行,石章兼勒嗜茶铭:为吾师,指为自己的老师立碑纪念;著禅行,表示要追求禅宗的修行;石章,指刻在石头上的碑文;兼勒嗜茶铭,表示还要刻上自己喜爱茶道的铭文。

【译文】

西池的花凋谢了,看到莲已经成熟,短暂的一生中,人们常常询问生死的问题。

白发的人隐居山林,真是身体有病,只有青山才能埋葬他的尸骨,才能让他的名声得以圆满。

夜晚的灯光映照在虚堂的影子上,秋天的风笛声伴随着落叶的声音。

我渴望成为我的老师的弟子,学习禅宗的修行,还要在石碑上刻下我热爱茶道的铭文。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悼念晓长老的挽诗,通过描绘西池花谢、莲成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老师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比生命的短暂和老师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老师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对老师逝去的哀思。

首联“西池花谢见莲成,短世逢人问死生。”描绘了西池花谢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这句诗通过对西池花谢和莲成熟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颔联“白发卧云真是病,青山埋骨始完名。”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的高洁品质。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白发比作疾病,将青山比作坟墓,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人们对生命的态度。

颈联“雨灯夜著虚堂影,秋磬寒随落木声。”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心情。这句诗通过对雨灯、虚堂影子和秋磬、落叶声音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寂静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尾联“欲为吾师著禅行,石章兼勒嗜茶铭。”表达了诗人对老师深深的敬意和对生活的追求。这句诗通过表达诗人愿意追随老师的脚步,学习禅宗的修行,并留下自己的印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叹和对老师深深的敬爱。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