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下山川,飘飖御方舟。
波浪漫浩浩,箫鼓发中流。
中流振天风,鱼龙莽沉浮。
恍忽对混沌,须臾过千䑼。
黄河天上来,奔淜不可留。
万里起寒色,浮云黯不收。
范生思击楫,仲尼叹乘桴。
寥寥千载后,壮哉复此游。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白日下山川,飘飖御方舟。
波浪漫浩浩,箫鼓发中流。
中流振天风,鱼龙莽沉浮。
恍忽对混沌,须臾过千䑼。
黄河天上来,奔淜不可留。
万里起寒色,浮云黯不收。
范生思击楫,仲尼叹乘桴。
寥寥千载后,壮哉复此游。
注释:
- 白日下山川:太阳下山时,山川显得格外明亮。
- 飘飘御方舟:形容船在水面上行驶的样子,随风飘摇。
- 波浪漫浩浩:波浪广阔无边无际。
- 箫鼓发中流:吹箫打鼓的声音在河流中央响起。
- 中流振天风:河中的水流带动天空中的风。
- 鱼龙莽沉浮:鱼类和龙类在水中自由地游动。
- 恍忽对混沌:恍惚中面对宇宙的混沌状态。
- 须臾过千䑼:时间短暂,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
- 黄河天上来:黄河水源自天空。
- 奔淜不可留:河水奔腾不息,无法停留。
- 万里起寒色:从万里之外开始显现出寒冷的气息。
- 浮云黯不收:浮云黯淡而不肯散去。
- 范生思击楫:范蠡(范生)在思考是否要击楫而归。
- 仲尼叹乘桴:孔子感叹乘木筏渡过长江的壮举。
- 寥寥千载后,壮哉复此游:千百年来,人们仍能重游此地,感叹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渡淮江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渡淮江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日、山川、舟、波、浪等,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此外,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