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旌出塞击楼兰,把剑胡天万里寒。
紫气凭陵边月色,两军惊傍斗牛看。
诗句原文:
扬旌出塞击楼兰,把剑胡天万里寒。
紫气凭陵边月色,两军惊傍斗牛看。
注释:
- 扬旌出塞击楼兰:挥舞旗帜,出兵征战至楼兰(古代西部边疆的一个地名),这里的“扬旌”意味着出征的旗帜被高举,表现出一种英勇的姿态;“击楼兰”则指对抗楼兰的军事行动。
- 把剑胡天万里寒:握着剑指向天空,感受着那遥远的胡地(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带来的凛冽寒意,这里的“胡天”指的是北方的天空,也暗指战争的艰苦环境;“万里寒”形容环境的严酷。
- 紫气凭陵边月色:紫色的云彩笼罩了边关,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这里的“紫气”可能是指祥瑞之气,也可能指自然景色中的紫色云彩,而“凭陵”则形容其气势磅礴、高不可攀的状态。
- 两军惊傍斗牛看:两军的士兵在夜空中仰望斗柄(北斗七星的两颗星),感到震撼并相互观看,这里的“斗柄”是指南北方向的指南针,士兵通过观察斗柄来辨别方向,而“惊傍斗牛”则表达了士兵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侍郎赴蓟镇时的景象,充满了壮志与豪情。首句“扬旌出塞击楼兰”就展现了出征的决心与勇气,王侍郎扬旗出战,直面挑战。接着“把剑胡天万里寒”进一步强调了战场的艰苦与寒冷,但同时也表现了将士们的坚韧不拔。最后两句“紫气凭陵边月色,两军惊傍斗牛看”则描绘了夜晚的战斗景象,士兵们仰望星空,感受到来自自然的神奇力量。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