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霜日夜骄,吹破蓟门月。
月色几时圆,待尔照春发。

腊月十七夜月同峻伯助甫席上赋 其一 得月字

胡霜日夜骄,吹破蓟门月。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凛冽的寒风和猛烈的霜雪肆虐着大地,仿佛是大自然的愤怒,将蓟门(今北京市蓟州区一带)的月亮也吹破。蓟门,古地名,今属天津市蓟州区,位于北京东北部。诗句中的“月”不仅指天空中皎洁的月亮,还暗喻诗人心中的志向或理想。而“胡霜”则暗示了边疆的艰苦环境,强调了诗人在恶劣条件下坚守岗位的决心。

月色几时圆?待尔照春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春天的期盼。“月色几时圆?”诗人询问何时才能看到圆满的月亮,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也象征着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待尔照春发”,则是诗人期待明月能够照亮春天的到来,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希望。这里的“春发”可能指的是春天的到来,也可能是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胡霜和蓟门为背景,展现了边疆艰苦的环境,同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

《腊月十七夜月同峻伯助甫席上赋·其一·得月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边疆的寒冷与壮丽,更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示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