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穹一以默,大化无留停。
七襄虽云粲,犹传卷舌星。
林风起飘忽,欲辨巳无形。
灵均何其愚,陆离纷骚经。
无宁恕醉言,而谓我独醒。

译文:

玄穹默默不语,万物自然运行。即使七襄灿烂如星,也不过是卷舌星罢了。林风起于飘忽之中,想要辨识它已无迹可寻。灵均真是愚钝,陆离纷骚经传。没有比酒醉话更糊涂的了,却还说我独醒。

注释:

  1. 玄穹一以默: 玄穹(天空),一以默(默默地)
  2. 大化无留停: 大化(大自然的运行),无留停(不留痕迹,自然而然)
  3. 七襄虽云粲: 七襄(指北斗七星)虽云粲(虽然明亮耀眼)
  4. 犹传卷舌星: 犹传(仍然流传)卷舌星(即牵牛星和织女星)
  5. 林风起飘忽: 林风(森林里的风气)起飘忽(开始变得飘忽不定)
  6. 欲辨已无形: 欲辨(想分辨)已无形(已经无法分辨了)
  7. 灵均何其愚: 灵均(屈原)
  8. 陆离纷骚经: 陆离纷骚经(各种纷繁复杂的诗歌)
  9. 无宁恕醉言: 无宁(宁可)恕醉言(原谅我醉酒时的胡言乱语)
  10. 而谓我独醒: 而谓(认为)我独醒(只我一个人清醒)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屈原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屈原才华与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事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遭遇的感慨与理解。

全诗通过“玄穹”、“大化”、“卷舌星”、“林风”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伟大,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无情。诗人通过对屈原才华的赞美(“矫志诗”中的“矫志”),以及对他遭遇的同情(“林风起飘忽,欲辨巳无形”),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深哀悼。

结尾处,诗人用“无宁恕醉言,而谓我独醒”表达了自己虽然清醒却不如屈原的无奈与悲哀。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屈原才华与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