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行止总随时,最有江间鸥鹭知。
桃李于今春几度,苍松留得老龙知。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四》是明朝时期诗人方献夫所作,诗中描绘了先生行止随遇而安,最为了解江间鸥鹭的情景。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 “先生行止总随时”:
- 解读:描述先生的行走和停留总是随着时间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
- 注释:这里的关键词是“行止”和“随时”,意味着先生的言行举止都顺应时势的变化。
- “最有江间鸥鹭知”:
- 解读:表示先生对于江边的鸥鹭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 注释:这里强调了“鸥鹭知”这个词汇,突出了先生与自然之间亲密的联系。
- “桃李于今春几度”:
- 解读:春天里桃花和李花已经开了好几次了。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 “苍松留得老龙知”:
- 解读:苍松见证了岁月的痕迹,而老龙也有所知晓。
- 注释:这里的“苍松”和“老龙知”都是自然界中的意象,暗喻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见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