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姚征冀北,六郡尽从军。
一夜秋风至,千家砧杵闻。
凝妆愁皓月,寒露湿红裙。
惟见辽城雁,翩翩入断云。
注释:
嫖姚:指汉代名将李广。征冀北:指征伐边境的北方地区。六郡:泛指六个郡。尽从军:全部都去当兵。一夜:一夜之间。秋风:指秋风吹起。千家:形容数量众多。砧杵:古时捣衣用石制的棒槌,这里指妇女捣衣的声音。凝妆:梳洗完毕准备出门。愁皓月:因秋日夜晚明月高照而忧愁。寒露:初冬的露水。湿红裙:因为天气寒冷而使红色的裙子沾上了露水。惟见辽城雁,翩翩入断云。唯见:只见。辽城:古代边关重地。翩翩:形容飞翔的样子。入断云:像断云一样飞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戍妇思乡之情的诗,通过写征妇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边塞女战士的形象画卷。
首句“嫖姚征冀北”,直接点出主题,以历史人物李广为背景,既增加了诗歌的历史色彩,又为后文的描写提供了依据。接着,诗人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通过“六郡”、“一夜秋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悲壮的氛围。
第二句“一夜秋风至”,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凄凉气氛。秋风的吹动,使得千家万户的砧杵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激昂的战歌,展现了戍妇们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一意象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
第三句“凝妆愁皓月”,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与升华。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明月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其仿佛成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她因秋夜之长而感到忧郁,又因秋日的月光而更加显得清冷孤寂。这种写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戍妇们的内心世界。
第四句“寒露湿红裙”,则是对前三句的具体化。寒露的到来使得戍妇们的红裙变得更加湿润,仿佛被露水打湿了一般。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更体现了戍妇们的辛勤劳作和艰辛生活。
最后一句“惟见辽城雁,翩翩入断云”,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通过对辽城的描写,巧妙地引出了最后一句。辽城之上,一群群大雁翩翩起舞,它们的身影在断云之间穿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这幅画卷中却隐藏着无尽的哀愁与离别之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韧而深沉的戍妇形象。她虽然身处边塞之艰苦环境中,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和信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