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迁流默默成,人持何物与争行。
风云不测阴晴变,日月回还昼夜生。
但看雪埋柯不改,岂徒雷动蛰能惊。
千秋圣哲飘然去,谁识微言是客程。

注释:

浩浩迁流默默成,人持何物与争行。

风云不测阴晴变,日月回还昼夜生。

但看雪埋柯不改,岂徒雷动蛰能惊。

千秋圣哲飘然去,谁识微言是客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借对历史上的圣哲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的感叹以及对于历史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联“浩浩迁流默默成,人持何物与争行。”意思是说历史就像一条大河一样,悄无声息地流淌,人们无法与之抗衡。这里的“浩浩迁流”形容历史的发展变化之大,而“默默成”则表达了历史的静默和无声。接着,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出下一句。

颔联“风云不测阴晴变,日月回还昼夜生。”承接上句,继续描绘历史的变化无常。这里的“风云不测”形容历史的多变和不可预测,而“阴晴变”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变化无常。同时,“日月回还”,也暗指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历史的感叹。

颈联“但看雪埋柯不改,岂徒雷动蛰能惊。”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这里的“雪埋柯不变”,形象地表达了历史虽然被时间所掩埋,但其本质却永远不会改变。而“雷动蛰能惊”,则表达了历史虽然被时间所掩埋,但其影响却依然存在。

尾联“千秋圣哲飘然去,谁识微言是客程。”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千秋圣哲”,代表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的离去让人感到惋惜。而“微言是客程”,则表达了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意以及对他们智慧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理解。诗人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