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鼓千秋石,桥门列俨然。
功应昭羽猎,世得纪成宣。
想像于岐日,宁论入洛年。
法书存断画,大雅在残篇。
色起云霞绚,光争日月悬。
依棂星自聚,照水璧犹联。
呵护诸生重,临摹博士专。
长同夔乐典,岂羡汉经传。
后作知难及,他山可罢镌。
子云徒晓事,白首献甘泉。
观太学石鼓
十鼓千秋石,桥门列俨然。
功应昭羽猎,世得纪成宣。
想像于岐日,宁论入洛年。
法书存断画,大雅在残篇。
色起云霞绚,光争日月悬。
依棂星自聚,照水璧犹联。
呵护诸生重,临摹博士专。
长同夔乐典,岂羡汉经传。
后作知难及,他山可罢镌。
子云徒晓事,白首献甘泉。
诗句解释:
- 十鼓千秋石:指石鼓文的刻字数量众多,历经千年依然清晰可见。
- 桥门列俨然:形容石桥和门前的石狮排列整齐,庄重严肃。
- 功应昭羽猎:意指石鼓文的功劳应当被彰显,就像猎人的狩猎功绩一样显赫。
- 世得纪成宣:意味着石鼓文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文献。
- 想像于岐日:指的是通过想象可以追溯上古的历史时期。
- 宁论入洛年:表示不必讨论进入洛阳的时间,因为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无数个春秋。
- 法书存断画:指出保存下来的法书(即刻有文字的石头)和绘画作品。
- 大雅在残篇:意指这些残破的篇章仍能体现出古代高尚的文明和艺术之美。
- 色起云霞绚:形容石鼓文的颜色如同云霞般绚丽多彩。
- 光争日月悬:比喻石鼓文的光芒与太阳和月亮相比都显得更加明亮耀眼。
- 依棂星自聚:指的是石柱上的星纹仿佛星光聚集。
- 照水璧犹联:形容水面上倒影中的石鼓如同连接起来的水璧一般。
- 呵护诸生重:表达了对学者的保护和重视。
- 临摹博士专:意指学者们专门学习石鼓文并进行了临摹。
- 长同夔乐典:意指长久以来与古代乐府诗歌相联系。
- 岂羡汉经传:表示并不羡慕汉朝的经传典籍,而是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
- 后作知难及:意思是后来的作品难以超越前人的成就。
- 他山可罢镌:表示不需要重新雕刻,已有的作品已经非常完美。
- 子云徒晓事:称赞子云(作者自称)懂得很多道理,但年纪大了,仍致力于贡献智慧。
译文:
石鼓文的雕刻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仍然清晰可见,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它们像桥门那样庄严,每一块石鼓都刻有文字,记录着历史和文化。这些石鼓文如同上古时期的羽猎,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功绩。它们的色彩绚丽如云霞,光芒照耀如日月,令人叹为观止。石鼓上的星纹宛如星星汇聚,倒映在水面上的石鼓仿佛相连的水璧。学者们保护并研究这些珍贵的石鼓文,进行临摹工作。这些石鼓文与古代乐府诗歌一样,长久以来被人们所珍视。尽管后来的作品也有所成就,但它们无法超越前人的贡献,因为这些作品已经如此卓越了。石鼓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荣耀,无需再重新雕刻。子云虽然年纪很大,但仍积极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鼓文的赞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诗中通过对石鼓文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后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