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薄黄昏,凄凄雨不歇。
扶杖渡山桥,两岸芦萧瑟。
【注释】
平山:山名,位于山西。薄:迫近。黄昏:傍晚时分。凄凄(qīqī):雨声凄凉而悲切。萧瑟(suō):风吹草木声音凄厉貌。扶杖:拄着拐杖。渡:过,指行走在桥上。芦(lú):芦苇。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旅途中,经过平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薄暮时分,雨势正猛,天色已晚,但雨却未止;诗人拄着拐杖,走过山间桥梁,两岸的景色凄冷萧瑟,令人心酸。
这首诗以景起兴,写诗人在雨中赶路的情景。首句写天近黄昏时下起了大雨,次句写雨势正大而不止息。两句都紧扣“暮”字,渲染出一种苍茫、沉重的气氛。三句写诗人撑着一把伞,踏着积水,艰难地行走在山桥之上。“渡”,是动词,表示动作;“桥”,是名词,指山间的桥梁。“扶杖”二字,点明诗人是拄着拐杖走路。“芦萧瑟”,既形容了雨后秋日山间水边的荒凉景象,又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独。全诗以景物描写开篇,然后通过诗人的行动来刻画其内心情感,最后用“凄凄”(悲切凄惨)一词收结全诗,将诗人内心的凄清与孤独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