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不见山,但闻水声驶。
自非山百寻,水急那如此。
翻译/译文:
夜行清远峡,在枕头上没有看见山,只听到水声潺潺。如果不是山高达百余丈,水怎能急成这样呢?
注释:
- 夜度清远峡:在夜晚行走于清远峡(位于今中国广东省境内)。
- 枕上不见山:在睡觉的时候,无法看见远处的山峰。
- 但闻水声驶:只是能够听到水流的声音。
- 自非山百寻:如果不是山高有百余丈(一说“山”指庐山,“百寻”即一百七十余丈,此处为夸张之词)。
- 水急那如此:那么,水为什么会急得像这样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书法家,他在诗歌创作上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是山水诗作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行清远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叹之情。首句“夜行清远峡”,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次句“枕上不见山”,写出了诗人无法见到远处的山峰,只能感受到水流的声音;第三句“自非山百寻”,则进一步强调了山的高耸入云;最后一句“水急那如此”,则将山高和水的激流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