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穷五岳,适意即名山。
老树全依壑,枯藤纽作关。
云萦溪半折,苔滑磴难攀。
纵有探幽者,重来不记湾。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新得到听昄亭的喜悦之情。

何须穷五岳,适意即名山。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和追求,即使不必去五岳之巅,只要在名山中就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情趣。

老树全依壑,枯藤纽作关。
这里的“老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而“枯藤”则代表了坚韧的生命力量和顽强的生命力。诗人用“全依壑”来形容这些老树和枯藤的位置和姿态,暗示着它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纽作关”也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枯藤在山崖间形成的障碍,为山路增添了一份惊险与刺激。

云萦溪半折,苔滑磴难攀。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云雾缭绕在溪流之上,仿佛给溪流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脚下的石阶则因苔藓而变得滑腻难行,让人感到行走之艰难。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

纵有探幽者,重来不记湾。
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即使那些善于探索深山幽谷的人,也会因为这份美好而不愿离去。他们或许会在重游时,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曲折迂回,只记得眼前的美景和那份内心的宁静。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类自身情感的一种反思。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诗人通过对山、树、水、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感激,又展现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因此,这首古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